临沂高新区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2023-03-30 00:00

前言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国园区循环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但循环化改造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空间,为此,2021年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1〕1004号),指出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动山东省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022年10月31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能源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鲁发改环资〔2022〕923号),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物质循环、绿色发展”要求,以推动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全面、深入、持续推进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资源节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引领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市城区西南部,始建于1992年10月,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高新区。总面积165.5平方公里,下辖马厂湖镇、罗西街道2个镇街、4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2万。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72家,外资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149家。2021年,临沂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52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工业总产值187.9亿元、增幅达27.4%。

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物质、能量、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临沂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及《临沂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安排,高新区决定进行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节能降碳减污增效为目标导向,力求通过进一步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和档次,实现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22-2024年,基准年为2021年,循环化改造的范围为开发区规划面积165.5平方公里。实施期内拟实施重点支撑项目15项,总投资约98.834亿元。力争通过循环化改造,把园区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成为带动临沂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第一章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一、高新区概况

(一)基本情况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10月,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南北宽18.4千米,东西长14.7千米。临沂高新区下辖罗西街道与马厂湖镇,共45个行政村,四至范围为:东至罗庄区罗六路(永盛路至龙潭路段)、琅琊王路(永盛路至盛庄街道林村居民点段)、罗庄区老龙沟(沂河路至马厂湖镇界)、兰山区银雀山街道界,西至兰陵县矿坑镇界,南至罗庄区沂堂镇界、罗庄区罗庄街道界、龙湖路(科技大道至科苑路段),北至沂河路(火炬路至老龙沟段)、盛庄街道(林村、孟园、王三岗、齐庄社区居民点)至火炬路段、兰山区工业园、兰山区义堂镇界。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服务,突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园、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

截止到2021年,高新区基本实现了“九通一平”,电力、燃气、供热、供水、通信、交通、安全和治污设施完善并运行良好,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2021年从业人员总数13.61万人,其中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8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16年的1.1:65.2:33.7,调整为2021年的1.6:53.8:44.6。目前全区工商注册企业8500余家,外资企业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0余家,已建立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2个,企业研究中心44个,打造形成科技创业园、龙湖软件园、龙湾科技加速器、应用科学城4个科技孵化园区。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其中电子元器件产业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拥有一批在绿色发展方面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环境质量方面,高新区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测管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环保督察整改等系列措施,2021年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市第一,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历史最低。

(二)位置及面积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西南部,东邻罗庄区、西与费县、兰陵接壤,南接兰陵县、罗庄区,北靠兰山区朱保镇、义堂镇和费县。

(三)交通条件

高新区区位优越,外部交通方面,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港口的立体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兖石铁路、临枣铁路横穿东西,京沪高速、G206纵贯南北,临枣高速沿区而过,京沪高铁二通道纵穿高新区,引领高新区进入高铁经济时代。高新区内外交通条件均十分便捷,距市中心6公里,距临沂火车站7公里,向东8公里可到临沂机场,西行2公里与京沪高速出口连接;距有欧亚大路桥之称的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100公里左右,青岛港260公里。内部交通方面,沂河路是高新区的主要出入口,是区域性的交通干线,形成“五横五纵”的道路格局。“五横”指文化路、湖北路、沂河路、启阳路、解放路,“五纵”指罗六路、高新大道、科技大道、西中环、新西外环,路网结构主要采用方格网状形式。在居住区内、城市南北中轴用地内采用较灵活自由的道路形式。道路等级分为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级。规划沂河路、罗十路为快速干道。

(四)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临沂高新区位于临沂西南部,为丘陵地带,属鲁中南山地的南缘,海拔在55米至270米之间。地质构造比较古老,处于沂沭断裂带西侧,其构造体系大部分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地层主要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地层,按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是: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为东南低,西北高,呈倾斜状态。园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区内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地势渐高,至园区用地中央有湖西崖,为全区制高点,区内由北向南有鱼粱沟排水渠环山而行。全区除中部山丘外,外围用地平坦,地面坡度在3-10‰之间。地貌以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和剥蚀堆积平原两种类型为主。

2、地质

根据园区内的地质钻探揭露的上部岩土层以第四系为主,共分为五层,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层耕土:灰黄色,松散,湿,粉质粘土及少量粘土组成;该层厚度平均在0.8m左右。

第二层粉土:黄褐色,稍密,稍湿~湿,土质较均匀,含有较多的Fe、Mn结核;该层厚度平均在1.3m左右。

第三层粉细沙:深褐色~黄褐色,松散,湿,粉选性差,含有较多的粘性土,局部颗粒较粗,局部缺失;该层厚度平均在0.6m左右。

第四层粘土:黄褐色~深褐色,可塑偏硬塑,含有较多的Fe、Mn结核及风化岩碎块,局部含有较多的中细砂,含量在20%左右,局部缺失;该层厚度平均在0.6m左右。

第五层石灰岩:中等风化,清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层状结构,发育有较多方解石细脉,表层岩溶较发育,主要表现形式为溶沟及溶洞,较充分有硬塑状粘土。

3、水文

高新区境内有水库1座(山北头水库,小1型),主要河流4条(南涑河、龙河、燕子河、黄泥河),水面2亩以上的汪塘37座;南涑河、龙河、燕子河、黄泥河治理规划已完成,正在实施;山北头水库库区渗漏及37座汪塘未治理。地下水含水层主要划分为松散岩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碳酸岩岩溶裂隙水。

(五)功能区划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作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前沿阵地,强力实施赶超战略,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兼有货物流通、科研及生活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春光科技集团、中瑞电子、龙立电子、鸿图电子、海纳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以兴华医疗器械、卫康生物医药、绿因药业、山东爱舒乐、仁华医药为代表的医养健康产业园区,以山东博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山东格新精工有限公司、临沂天阔铸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山东高速鲁南高新物流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物流园区等工业园区布局。

高新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省级生态示范园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区内建有国家火炬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

二、高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

(一)经济发展态势

临沂高新区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要求相结合,立足长远,适度超前,区分层次,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确保产业发展的质量。一是本着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原则,把园区发展同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结合起来;二是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注重上、中、下游产业的衔接,实现园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逐步构筑园区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的规模、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把高新区建设成临沂市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11.52亿元,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3亿元,同比增长6.6%,两年平均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97亿元,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9.72亿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5.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6:53.8:44.6。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可持续发展韧性更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二)主导行业发展

1、电子元器件产业

电子元器件产业先后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电子元器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从功能材料到电子元器件,到集成电路再到整机制造的产业体系。目前,该产业建有山东省软磁铁氧体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0余个,山东省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山东省磁性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各类电子元器件企业64家,其中规上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2022年完成营业收入54.72亿元、增长20.3%,实现税收1.67亿元、同口径增长27.33%。其中春光科技集团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其子公司春光磁电生产的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年产量突破9万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5%,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专业制造商。以龙立电子、海纳电子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主要生产军用电子连接器,其中龙立电子2021年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3.4%;中瑞电子以家电及通讯设备用电感、变压器为主,建有全省第1家5G智能制造工厂,2021年实现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0.96%。

表1-1高新区电子元器件产业重点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1

   

临沂春光磁电有限公司

   

金属复合软磁、稀土永磁、高端功能陶瓷

   

2

   

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

   

光电连接器、电动汽车充电桩连接器、电连接器、汇流环等

   

3

   

山东凯通电子有限公司

   

软磁铁氧体

   

4

   

山东龙立电子有限公司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交直流充电连接器、低频圆形连接器、防水圆形连接器、气密封圆形连接器

   

5

   

山东科盛电子有限公司

   

产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整机及其附属产品

   

6

   

山东中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材料、电子元件、器件及货物的进出口、技术的进出口

   

7

   

临沂众泰电子有限公司

   

软磁材料;高导锰锌软磁铁氧体磁芯;真空钢包炉

   

8

   

临沂市国连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刹车传感器、电子连接器

   

9

   

临沂市鸿图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刹车传感器、电子连接器

   

10

   

临沂市科创材料有限公司

   

电力材料及电子材料

   

11

   

山东汉光电缆有限公司

   

线束线缆、电缆

   

2、医养健康产业

高新区医养健康产业起步早,早在2003年就在科技创业园内建设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在2012年规划建设了生物医药园区,于2014年被临沂市政府认定为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重要板块。全区现有一定规模的医养健康企业48家,包括化学西药、生物制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我区建有山东省医用诊断试剂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壳寡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医养健康创新平台18个,其中省级平台5个,市级平台13个;拥有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3家,其中国有孵化器1家,民营孵化器2家,分别为卫康大健康产业孵化器和九州通民营孵化器,并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2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9.3%,税收6100万、同比增长8.4%。其中绿因药业是化学药、中成药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丹参散结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分散片三个主导品种在市场占有率达到3%左右,2022年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7.8%。兴华医用器材是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单位,拥有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项(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一次性使用硬膜外麻醉套件),二类1项(医用外科口罩),一类3项(固位敷贴、定位架、麻醉导管固位胶贴)。

表1-2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1

   

山东卫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高品质壳寡糖

   

2

   

山东科立森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生化诊断试剂、多项生化诊断试剂原料酶、同型半胱氨酸试剂(HCY)、同型半胱氨酸试剂OEM

   

3

   

临沂天利生化有限公司

   

鹅去氧胆酸(CDCA)、硫酸软骨素

   

4

   

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

   

5

   

临沂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硬膜外麻醉导管

   

6

   

山东天华制药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炮制范围:净制、切制、炒制、蒸制、煅制、炙制),原料药(黄芩苷、黄芩提取物、丹参酮提取物),中药提取物

   

7

   

临沂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医药物流

   

8

   

山东仁华医药有限公司

   

医药批发

   

9

   

山东国健医药有限公司

   

医药批发、西药、中药

   

3、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临沂高新区特色产业,目前拥有信息技术企业216家,2022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20亿元左右,拥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2家,累计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41家,省科技中小企业入库企业76家、双软认证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瞪羚企业3家、四板上市企业3家,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59个,各类涉软知识产权12000余件,市级以上大数据重点企业占全市70%以上,相继培育阿帕数字、慧创信息等大数据应用骨干企业14家、九才信息等软件服务外包骨干企业14家、华章科技等软件开发重点企业30余家、重心电子等物联网技术服务骨干企业6家、高盛科技等金融科技企业2家,先后引进上海普元信息、杭州东忠科技等长三角领军企业10余家,在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水务等大数据应用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点企业,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条在全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三)规上工业企业情况

临沂高新区通过抢抓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型产业,电子元器件、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前,高新区拥有25个工业行业大类、600多家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全市8大传统行业高新区均有涉及,2021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6:53.8:44.6,二产占到了一半以上。

2021年高新区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至1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分产业看,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59.1%。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0家,产值同比增长37.7%。53家新增企业完成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4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20.4%,利润总额3亿元,同比下降6.9%。全年共有38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13.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2万平方米。

表1.1高新区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指标名称

   

单位(家)

   

2021年实际值

   

新增企业数

   

   

53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0

   

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0

   

期末实有“四上”企业数

   

   

31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72

   

其中: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

   

   

8

   

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

   

   

89

   

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28

   

期末实有投产企业数

   

   

6

   

其中:工业企业

   

   

5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0

   

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0

   

其中:服务外包企业

   

   

0

   

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

   

   

17984

   

其中: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1243

   

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

   

三、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

(一)区域社会发展

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20122人,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4446人,占74.7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5676人,占25.29%。截止2021年,全区现共有基础教育校(园)109所,辖区内基础教育班数共计1207个,其中学前教育417个;义务教育581个教学班级,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高新区不断完善区内城镇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区所属社区均设立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丰富区内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区内接通有线电视,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

高新区内非盈利性医疗机构有临沂高新衡达医院、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厂湖镇卫生院、临沂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沂高新香樟园医院、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罗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家医院,各医院以服务中心服务大众为宗旨,切实为高新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二)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

目前,高新区基本形成“五纵四横”的道路格局,“五纵”指高新大道、科技大道、西中环、京沪高速、西外环,“四横”指双月园路、湖北路、启阳路、解放路,路网结构主要采用方格网状形式。在居住区内、城市南北中轴用地内采用较灵活自由的道路形式。道路等机分为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级。沂河路、罗十路为快速干道。

2、给排水

园区内各企业单位的生产用水及居民的生活用水由三家自来水共同提供,分别是临沂市罗庄区自来水公司、临沂思源水务有限公司和高新区沂州自来水公司负责,三家供水单位最大供水能力可达7.31万m3/d,园区生产生活的新鲜水用量为6.95万m3/d,可以满足园区规划终期用水需求。高新区供水主管网分布情况见图1-9。

规划排水系统均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将原有的合流制排水设施作为排雨水用,另铺设污水管道系统,污水管沿路西、南侧布置,使园区排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区内雨水就近排入鱼粱沟和双月湖排洪沟。

临沂市宏泰嘉诚水务有限公司综合处理时政污水及企业预处理达标排放污水,总处理规模6万m3/d,采用A2/O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可作为热电厂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工业用水、取样用水等。正在建设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57亩,设计规模近期为3万m3/d,远期达到6万m3/d,可以满足临沂高新区的污水处理需求。

3、供电

园区内现有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3座,电力线路采用环状供电方式,沿主要道路地下铺设,区内高压明线其改为沿路地下形式,电力电缆沿路东、北布置。为满足规划区以及周边地区规划发展的用电要求,规划在马广湖镇社区南、启阳路以北新建一座110kV马广湖变电站,在西石埠村西北方新建一座磊石变电站,为拟调区供电。马广湖变电站和磊石变电站规划主变容量为2×63MVA。全区电力供应充足,全年无拉闸限电现象。

图1-10高新区变电站分布图

4、供热

高新区供暖由临沂蓝天热力有限公司、临沂华盛江泉热力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构成,其中临沂蓝天热力有限公司已建设供热主支线管网436公里,供暖半径25公里,投运中继泵站4座,二级换热站256座,入网供热建筑面积3100万平方米。通过集中供热替代园区内分散的小锅炉,实现区内集中供热。高新区供热规划情况见图1-11。

5、供气

气源由位于罗庄区罗西工业园的临沂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和临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提供。燃气公司气种为城市煤气,煤气由气源厂加压输入市区,采用中低压两极系统,由区域调压站进入低压管网供气,已铺设中低压燃气管网150多公里。通过城市燃气管网供应,供气能力为3000万m3/a,园区内燃气以居民区为主,居民生活耗气定额为0.15m3/人•d,合284.7万m3/a,能够满足园区的用气需求。高新区燃气管网分布情况见图1-12。

6、公共设施

高新区产生的污水经管道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m3/d,经过扩建改造后处理能力达到6万m3/d,能够满足园区内污水收集及处理需要。

高新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中等地区指标1.0kg/d人计算,园区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4.9万t/a。生活垃圾以垃圾箱收集为主,同时逐渐增加垃圾箱数量,并逐步实行袋装化收集,收集之后统一运输至其他地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城市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生态绿地三部分组成,形成点线面向结合的绿地系统。点是指居住区级公园和街头绿地;线是指主干道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沿河区两侧的绿化带和工业区周围的防护林带;面是指园区中央绿地。开展了老龙沟沿线生态整治,建成了以“科技、现代、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龙湖湿地公园,建成区绿地面积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62%,公园面积8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23.4平方米,城乡环境面貌不断得到提升。

四、园区与周边区域联系

(一)产业关联互动

高新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周边的一、二、三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接,在第二产业内部,与周边企业形成了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区内主导产业在与周边产业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为其提供原料供应、销售市场、技术支撑和资源再生等条件,推动构建以与周边产业关联密切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高新区主导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以临沂春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以钢厂的氯化亚铁等酸洗废物及镀锌渣氧化锌为原料,生产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原料—磁体,带动高新区及周边区域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其所需原材料可来源于临沂临港区精品钢基地、上海宝港等。

高新区内的食品产业、生药医药产业带动周边区域规模化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以肉禽专业化生产为引领,形成了一种肉禽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新能源汽车行业驱动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联合申报国家和省专项项目,通过搭建国际化的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平台,与世界新能源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吸引境外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来高新区开展产业合作。

建立多元化的废旧电子电器、废旧电动汽车等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体系,实行分散回收、集中拆解、集中处理;最终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食品加工行业、生物医药产业产生的下脚料及中药渣等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反哺周边区域养殖业;木材加工行业产生木材边角料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促进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发展;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等纺织服装行业产生的边角料售卖给高新区外的企业,生产拖鞋、电动车挡风等产品。

(二)基础设施共享

高新区内基础设施网络主要由政府间统筹规划有序建设,同时与周边区域共建共享,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在供电方面:高新区供电线路与山东省大电网联网;在供水方面:供水由临沂市罗庄区自来水公司、临沂思源水务有限公司和高新区沂州自来水公司并流供给;在供气方面:供气由整个城市燃气管网供给,同时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临沂市共用同一管网体系,因此在资源供给和公用设施建设方面与临沂市罗庄区等周边区域形成了高度集成的共享关系。

(三)服务平台支撑

1、科技孵化平台

目前,临沂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中心、电子商务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一批公共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制定完善了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高新区的相关企业和科技项目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加快研发进程,减低研发投入。从高新区内部看,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0余家,已建立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示范联盟2个,企业研究中心44个(其中省级19个)。通过持续提升孵化器整体水平,打造形成科技创业园、应用科学城、龙湖软件园3个科技孵化园区,面积近50万平方米,加上民营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累计吸纳创业企业700多家,毕业企业140余家,被认定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成功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3家,其中,以临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临沂高新创客空间获批临沂市首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科技企业加速器1个,在孵企业163家、孵化器前端众创空间毕业入驻孵化器企业57家、入驻加速器企业73家、孵化器毕业入驻加速器的企业占比达56.99%,搭建形成了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于一体的全链条孵化体系,为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等深层次精准服务,构建了临沂科技创业服务体系,探索出了适合临沂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之路,有效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2、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业园、龙湖软件园获批国家专业科技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获批建设山东省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省技术创新中心1家、市级认定人才飞地1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平台达11家,全市最多。强交流平台。与临沂职业学院共建龙湖软件学院,与科技职业学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华夏源细胞集团共建诺贝尔工作站。建成材料测试分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电子测量实验室等30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磁电产业知识产权与成果转移转化、沂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共入驻2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高企认定辅导服务成为特色。科技金融体系日益健全,科技金融机构达到6家,设立大健康、磁电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规模突破10亿元。

3、物流商贸平台

充分依托临沂市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全市商贸名城建设工程,加快工业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引进物流、商贸、地产品加工类项目,形成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运作网络,建设工业物流、仓储加工基地,完善了仓储、加工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及其他高级配套设施。

五、资源环境现状

(一)资源能源消耗水平

1、能源消耗及能源产出率

高新区的能源消耗主要是天然气、汽油、柴油和电力,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为山东省东森陶瓷有限公司、山东高德毛毯有限公司、山东新亿佳铝业有限公司等。2021年通过对各行业规上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核算调查表数据估算得到,高新区主要消耗的能源品种为电力、天然气和石油制品等,其中天然气8487万立方、汽油160.78吨、柴油96.9吨、汽油69.6吨、电力54640万千瓦时。各类主要能源核算情况详见下表1.2,计算得到高新区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约为17.1万吨标煤。

表1.2临沂高新区规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耗量(2021年)

序号

   

能源

   

单位

   

耗量

   

折算系数

   

折算煤(万吨)

   

1

   

电力

   

万千瓦时

   

54640

   

1.229吨标煤

   

6.72

   

2

   

天然气

   

万立方米

   

8487

   

12.143吨标煤

   

10.31

   

3

   

柴油

   

万吨

   

96.9

   

1.4571吨标煤

   

0.01

   

4

   

汽油

   

万吨

   

69.6

   

1.4714吨标煤

   

0.01

   

5

   

用水

   

万立方米

   

203

   

2.571吨标煤

   

0.06

   

6

   

其他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煤

   

17.1

   

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约59.97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0.3亿元,规上企业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1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4640万千瓦时。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56吨标煤/万元,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7吨/万元,土地产出率22650万元/平方千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工业废水排放量84.9万吨。

2019-2021年,高新区整体能源产出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具体的,2019、2020和2021年能源产出率分别为2.6097、2.4725和2.7603万元/吨标煤,详见下表1.3。

表1.3园区近三年主要能源消耗量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煤)

   

GDP

(亿元)

   

能源产出率

(万元/吨标煤)

   

2019

   

36.2

   

94.47

   

2.6097

   

2020

   

38.6

   

95.44

   

2.4725

   

2021

   

40.4

   

111.52

   

2.7603

   

2、资源消耗及资源产出率

高新区多为无污染、轻污染项目,资源消耗主要是钢铁、铝、铜、纱线等能源资源和木材、工业用粮等,消耗企业主要是临沂春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亚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博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巴比熊食品有限公司、中交建筑有限公司、天元绿色建筑有限公司、临沂市福马木业有限公司等,各类主要资源核算情况详见下表1.4,估算得到一次资源消耗量约为182.9万吨。

表1.4临沂高新区主要资源消耗量(2021年)

序号

   

资源

   

单位

   

耗量

   

1

   

氧化铁

   

万吨

   

12

   

2

   

铝棒

   

万吨

   

55

   

3

   

钢铁

   

万吨

   

10.5

   

4

   

塑料

   

万吨

   

15.5

   

5

   

木材

   

万吨

   

30

   

6

   

水泥

   

万吨

   

40

   

7

   

玉米

   

万吨

   

6.3

   

8

   

小麦

   

万吨

   

4.2

   

9

   

纱线

   

万吨

   

9.4

   

合计:资源消耗总量

   

万吨

   

182.9

   

根据园区2021年GDP111.52亿元,可计算出高新区能源产出率为2.76万元/吨标煤,资源产出率为6097元/吨。

2021年,总面积165.5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面积39714亩,土地产出率22650万元/平方千米;规上工业新鲜水消耗量为203万m3,水资源产出率为1492.6元/m3。

3、能源和资源消耗水平与省内外的比较

202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70亿元,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全年52.4亿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为0.46吨标煤/万元;能源产出率为2.18万元/吨标煤。高新区的万元GDP能耗为0.362吨标煤/万元;能源产出率为2.76万元/吨标煤,可知高新区的万元GDP能耗低于全国水平、能源产出率高于全国。

4、物质流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高新区目前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2021年,高新区规上以上工业企业物质流分析详见图1-13。

(二)节能减排情况

高新区通过开展节能技改,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提高现有设施能效水平是企业开展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大节能设备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退出落后产能是企业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节能政策,加大节能监督管理力度是企业节能降耗的持续手段。但是,受当前国际形势、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企业节能降耗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能耗成本上升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节能设备投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技术能力不足节能研发遇到瓶颈等。2021年,高新区通过实施水煤浆改造,氮氧化物2021年排放278.3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由“十二五”末的92吨降至31.77吨,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近些年高新区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连年完成市、区两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主要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临沂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可分为废气和废水两类。废气包括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3种;废水包括化学耗氧量、氰化物、石油类、汞、铬(以六价铬计)、砷、铅、镉8种。规模以上工业废气排放量约占总污染物排放量的81.5%,是高新区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类型,而废水排放量约占总污染物排放量的18.5%。

截止到目前,高新区废水、大气、固体废物主要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特征见表1-5、1-6。

表1.5高新区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指标名称

   

单位

   

排放总量

   

工业源

   

农业源

   

生活源

   

集中式治理设施

   

化学需氧量

   

   

22.105

   

22.105

   

0

   

/

   

0

   

氨氮

   

   

1.12

   

1.12

   

0

   

/

   

0

   

表1.6高新区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指标名称

   

单位

   

区域总量

   

工业源

   

生活源

   

机动车

   

集中式治理设施

   

二氧化硫

   

   

31.771

   

31.771

   

/

   

/

   

0

   

氮氧化物

   

   

278.3

   

278.3

   

/

   

/

   

0

   

高新区主要工业企业废水污染源为2家,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等常规污染物,依据行业属性,不同企业含有染料、助剂、纤维素等特征污染物;主要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为4家,主要污染物为SO2、NOx等特征污染物。

(四)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

1、水污染物及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高新区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2021年高新区废水排放量为849139.3t,COD排放量为22.105t,氨氮排放量为1.12t。主要重点污染源为临沂市太合食品有限公司、润赫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高新区工业废水首先由企业内部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可作为热电厂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工业用水、取样用水等。

2、大气污染物及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2021年高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31.77t,氮氧化物排放量278.3t。高新区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天阔铸造有限公司、山东天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丝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新区工业废气通过静电除尘、水膜除尘、双碱法脱硫、烟气脱硝等治理措施处理后,重点污染源排放的各类大气污染物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等相关标准要求。

3、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

2021年,高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4万t,主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为东森陶瓷有限公司、临沂兆鼎陶瓷有限公司、临沂金湖彩涂有限公司等企业,高新区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外售或区内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外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五)区域环境质量

1、大气环境质量

2021年高新区年平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43,同比改善15.29%,高于山东省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4.87;优良天数为231天,同比增加58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3.3%,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69.1%。PM2.5浓度为52ug/m3(山东省46ug/m3),同比改善16.1%;PM10浓度为93ug/m3(山东省80ug/m3),同比改善20.5%;SO2浓度为12ug/m3(山东省12ug/m3),同比改善33.3%。

临沂高新区大气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偏低,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新区无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要依托公路运输;虽已大力淘汰本地柴油货车,但新西外环、京沪高速、火炬路等主干道过境柴油货车总量大,对高新区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在重污染、静稳气象条件下,尾气无法有效扩散,不断累积,造成持续污染。二是高新区位于主城区西南侧,地形狭长,纵深距离小,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尚未转变,违规燃放烟花、不文明祭祀、露天焚烧等问题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2、水环境质量

临沂高新区有市控河流断面1个(黄土堰断面),2021年全年高新区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2.73,COD改善率5.3%,位列全市第1。

临沂高新区水生态环境比较单一,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变小,河道周边生活污水不能全部得到有效处置,将影响水环境质量。此外,由于高新区处于城乡结合处,一些区域管网配套设施尚未健全,部分管道雨污分流不彻底,尚存在部分污水管网老化严重的问题,若管网发生破损或堵塞,会造成污水外溢,存在污染水体环境的风险。

(六)环境管理

高新区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环境管理,成立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生态环境、经发、公安、供电、供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理顺关系、提高效率为原则,加强项目环境管理,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拟定并监督实施高新区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管理高新区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审批权限负责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确保新、改、扩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组织开展区内环境监测工作,强化环境质量监管,确保高新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要求;处理协调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为高新区项目的投资引进工作进行环保咨询和服务。

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区内的环境管理工作,先后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改、扩环评执行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环保措施落实率均达100%,各类环境信访案件受理率、处结率、基本满意率均达100%。

第二章面临问题和改造意义

一、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竞争力不够强

从企业上看,2021年临沂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52亿元,但产值超10亿的企业只有春光科技集团、临沂太合食品、临沂华润燃气等少数企业,龙头企业“少而不强”,园区至今没有产值过50亿的企业,无税收过亿元企业和主板上市企业;科技企业“小而不精”,依靠政策输血的“温存型”“生存型”企业多,无独角兽企业。从体量上看,园区GDP仅占全市1.98%,距离火炬中心要求的10%及格线相差甚远。从产业上看,存在“链条短、规模小、布局散”问题,电子元器件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产业还处于培育期,尚未形成引领型主导产业,缺乏龙头型和骨干型企业,与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标准仍有很大差距,且在临沂市各功能区中首位度不足,后续发展面临一定压力。

(二)科技创新力不够强

临沂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仅为2.01%,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仍是空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33.7%,低于全市8.6个百分点;科技孵化上现有孵化器仅4家,数量少、面积小,孵化质量、集聚度都不高,“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的链条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整体。循环化技术开发应用在研发攻关能力、技术标准体系和试点示范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园区内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群体数量偏少,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较为缺乏,循环化技术研发攻关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园区内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尚未统一构建,相关绿色循环节能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实施主体较少、应用较少,绿色制造试点示范有待进一步实施推进。

(三)园区吸引力不够强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0月,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高新区。高新区发展经历时期长,区域配套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园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已显著增强。但是当前园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较慢,缺乏高品质的精致宜居生活圈;基层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缺乏,公立医院投入使用也需一定时间;教育方面义务教育学位紧张,幼儿园公办率不高;就业、养老、文化等领域都还存在短板。

二、循环化改造意义

实施高新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有利于提升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破解资源能源约束、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当地经济社会和园区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刻。

(一)有利于促进高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推进高新区循环化改造,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将各企业环保投资、运营费用降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给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竞争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是确保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通过高新区循环化改造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电子元器件入驻,按照“龙头牵引、沿链谋划、集群发展”思路,做强“一个龙头”,做大“三个优势”,推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最终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区位优势显著、核心竞争力强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

(二)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综合竞争力

通过循环化改造,有力促进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循环经济产业链,丰富循环经济链网;通过动静脉产业耦合发展,以废物代替原料、以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降低园区资源能源、物质消耗,改变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为实现高新区由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提供内在动力。因此,高新区循环化改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高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有利于破解资源能源约束

将循环化改造纳入高新区规划定位,通过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山东省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而形成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梯级转换、产业持续发展、环境充分保护格局,打破传统资源能源束缚。

(四)有利于提高资源产出率

通过高新区循环化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临沂高新区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的重要举措。推进高新区循环化改造,注重非化石能源应用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产业链供应链的构建以及整体碳排放的量化考核与长效监管,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之间中循环和全社会大循环,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

(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高新区是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各类污染物集中产生或排放的区域。通过高新区循环化改造,变被动为主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入园后集中生产的环境负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减少高新区与周边居民的环境纠纷,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章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产业基础坚实,循环经济初有成效

园区坚持高科技、新工艺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临沂高新区以“集群有链主、产业有链长、园区有平台、配套有功能、推进有专班、项目有专员”的现代产业理念,加快全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全力以赴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通过产业集聚后产生的扩散效应将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企业进园区。高新区借助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交流合作等手段,推动园区产业链循环化改造工作。不断完善机械制造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高新区资源、能源产出水平大幅提高、污染排放水平显著降低。

(二)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进一步提升

全区统筹推进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供水排水、供暖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目前,临沂高新区产城融合框架初步成型。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孵化、电子元器件、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园区建设有序推进,龙湖软件园、临沂科技创业园等科技孵化园区相继投用。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五纵五横”的道路主框架初步建成,累计新增、改造道路81公里,西外环的建成通车拉近了高新区与市区及周边省市的距离,新增供暖、自来水管道、燃气管线分别达到180万平方米、35公里与75公里,实现集中供热、燃气管道铺设全覆盖。

(三)科技创新平台众多,科技基础扎实

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49家,国家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206家,拥有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260余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60个,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获批省瞪羚企业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获批省技术创新项目16个,新获批省级平台2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磁电产业成功获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出科技孵化,通过持续提升孵化器整体水平,打造形成科技创业园、应用科学城、龙湖软件园3个科技孵化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孵化器3家,民营孵化器3家,孵化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孵化器累计吸纳创业企业124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7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40项,孵化毕业企业有2/3落户各县区,成果辐射周边区域。

(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城市建设不断提速

民生服务提质增效,引入北京一零一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累计完成20个教育建设项目,依托临沂市中医医院组建医共体,促进医疗资源共享,高新区现有3所公立医疗服务机构和3所民营医院。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实施“雪亮专网+”,实现“鹰眼”全覆盖,网格化服务管理“三合一”工作机制逐渐完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连片打造东磊石、西磊石等4个美丽乡村,新建卧虎山等2个田园综合体。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高新区已提升改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各10处,新建乡村记忆馆2处,乡村大舞台4处,当前全区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实现100%全覆盖。

(五)人才培养到位,引进机制完善

高新区全市人才发展高地地位显著,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人才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成立高新人才集团,实现引才、育才、留才全生命周期的市场化服务,依托高层次人才库,集中评选中青年专家、科教研之星等八类人才,建成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联络处与德国引才工作站、中乌技术交流中心,实现点对点精准引才,出台“高质量发展十条”“人才科技新政30条”等政策文件,在全市率先取消高学历人才津贴择业期限制,全区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余人,引进省级以上人才43名,自主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级重点人才9人。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高新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六)管理机构不断优化完善

临沂高新区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与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面启动大部制改革,将原有43个部门精简为20个,实现行政效率提升和经济职能下沉。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现区市直部门单位和镇街全员竞聘上岗,推行“底薪+绩效奖金”薪酬分配机制。“放管服”改革更加深入,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打造“一窗受理”实体大厅,建设智慧服务网上大厅,大力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已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城管、安监等部分职能下沉,实现街道办事处统筹管理。

园区积极引导企业自身参与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下的管理和服务等一整套运作模式,依靠园区自身利益来驱动发展。强调政府引导园区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每个园区组建了建设指挥部,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同时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安置、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企业服务“五位一体”的指挥部工作体制。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矿产、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园区内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相对不足,重要原料全部依赖于外运,目前,高新区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物流因素必然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同时,高新区企业受外界原料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一定的制约性,不利于园区快速稳定发展。在土地利用方面,目前工业园区内企业分布密集,给扩建带来了难度。高新区储备用地面积有限,新项目落地成问题。随着国家对土地指标管理收紧,新进项目在用地上遭遇了较大困难,临沂高新区调区扩区应早日提上日程。

(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工作的推进需要一批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由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项目存在投入大、收效慢等特点,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财力看,高新区与发达省份的其他园区相比较,经济发展水平还偏低,财政实力不强,财政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较弱,投入到循环经济中的更是有限。近年来,高新区虽然每年都向上级政府争取扶助资金,但资金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入园企业看,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积累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其发展倍受资金不足的困扰,更难以顾及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循环经济投入不足也与部分企业不够重视密切相关。目前,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及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致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一些企业虽建设了环保设施,却没有正常运转。

(三)环境制约

高新区处于临沂市中心城区,与其他开发区比较,环境敏感程度更高,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势必在产业选择、项目选址、污染排放指标、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会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一些项目,特别是关键补链项目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不能组织实施,给园区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带来阻碍。

(四)循环经济链条有待优化

高新区在循环工业方面的主要局限在于内部节能技术改造、清洁生产与循环改造,外部循环的链条不够完善,部分产业的循环利用的节点缺乏,部分废弃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如园区内有很多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没有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企业,未形成资源和能源的闭环流动,大大限制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优化。

(五)循环经济理念不强

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及企业管理层由于受传统发展思维的影响,对循环经济及其发展理念理解的不深不透,没有真正把循环发展作为基层和企业经济社会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手段,一是对循环经济知识学习不够,对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了解不够;二是对能源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缺乏足够认识,对目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不深;四是市民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土地、水等资源浪费现象仍很突出;五是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没有由从末端治理转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

第四章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园区循环化改造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1〕1004号)和《山东省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鲁发改环资〔2022〕923号)等文件精神,转变园区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临沂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高效、绿色、循环、安全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实施清洁生产、企业间废物交换、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重大工程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固体废弃物“近零排放”,努力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力争通过循环化改造,把园区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成为带动临沂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循环化改造原则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省“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资源联供、产品联产和产业耦合共生,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建立新型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园区、企业、项目等不同层面长期、不懈地推进循环化改造工作,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

(二)遵循3R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三效共赢局面。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3R原则),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项目实施应依托高新区现有的循环经济基础,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关键补链项目,并逐步向整个开发区推广,带动高新区循环化改造的全面推进与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克服影响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在产业耦合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循环经济建设,有重点地选取实施循环化改造的项目,发挥高新区资源和产业特色,构筑电子元器件、建筑建材、机械制造、木业加工、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等产业循环链,并形成亮点。

(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原则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围绕循环经济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节点技术,加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产业循环链接的关键技术突破,提高科技创新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贡献率;同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园区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和信息的集成共享。

(五)软硬件相结合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平台)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产业补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通过软硬件并重、软硬件相结合,使得循环化改造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六)稳步实施原则

在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过程中应注重效益与效率的统一,不搞浮夸、激进的“面子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总体项目的阶段性、可操作性,分步骤、分阶段稳步实施,扎实推进,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形成有效的循环化改造。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东城中产西园”的空间新格局,注重空间功能互补,推进临沂高新区由高新科技园区向高端创新城迭代升级。临沂高新区将围绕园区优势产业循环发展主题,持续推进循环发展的关键补链工程,加快全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全力以赴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重点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力促资源产出效率明显提高。到2024年,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示范园。

(二)主要指标

1、物质流分析

(1)改造前物质流分析

图1-11为高新区物质流分析图,2021年高新区主要投入能源资源(汽油69.6t、柴油96.9t、天然气8487万m3)、新鲜水(203万m3)及其他原料(如铝棒55万t、氧化铁12万t、水泥40万t、钢铁10.5万t、砂纱9.4万t等),依托区内企业加工制造,可生产电动汽车380多辆、电子元器件11万吨、毛毯3万t、机械设备105万台及其他产品。高新区创造GDP111.52亿元,同时产生废水84.9万t、固体废物5.4万t。高新区资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重要指标分别为2.76万元/吨标煤、5494元/m3。

(2)改造后物质流分析

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到2024年,通过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中水回用率,降低污水排放量和相关污染物的排放量。改造后,园区的资源产出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循环化改造成效、可量化指标

在开展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临沂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山东省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提供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参考指标,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以2021年为基准年,制定园区循环化改造指标体系如下表4.1。

表4.1高新区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指标体系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年

基准值

   

2024年

目标值

   

资源产出指标

   

1

   

高新区GDP

   

亿元

   

111.52

   

129.09

   

2

   

主要资源产出率

   

元/吨

   

6097

   

6559

   

3

   

能源产出率

   

万元/吨标煤

   

2.76

   

3.14

   

4

   

土地产出率

   

万元/平方千米

   

22651

   

26219

   

5

   

水资源产出率

   

元/立方米

   

5494

   

6463

   

资源消耗指标

   

6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0.56

   

0.50

   

7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吨/万元

   

6.70

   

5.69

   

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8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0

   

85

   

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0

   

95

   

10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

   

万吨

   

0

   

5

   

污染物排放指标

   

11

   

二氧化硫排放量

   

   

31.771

   

27.0

   

12

   

氮氧化物排放量

   

   

278.3

   

236.6

   

13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22.105

   

18.8

   

14

   

氨氮排放量

   

   

1.12

   

1.0

   

15

   

工业废水排放量

   

万立方米

   

84.9

   

80

   

特色指标

   

16

   

(三)目标可达性分析

1、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的引进

高新区产业基础良好,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特色优势资源开发规模不断壮大,逐步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处于生产方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循环经济产业链初具雏形,综合利用进程进一步加快,为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产业和物质基础。高新区将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和建设经验,根据产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需求,重点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链接项目和循环化改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与建设,目前共有重点支撑项目14个,累计投资73.20亿元,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将陆续形成,结合循环化改造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确保主要目标达到预期要求。

(1)资源产出指标

2021年,高新区GDP为111.52亿元,耗能40.4万吨标煤,能源产出率为2.76万元/吨标煤;高新区土地资源产出率为22651万元/平方千米;耗水203万m3,水资源产出率为5494元/m3。

到2024年,随着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深入推进,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等措施,高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7亿元,预计2024年园区耗能43.58万吨标煤,耗水212万m3;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分别达到3.14万元/吨标煤、26219万元/平方千米、6463元/m3。资源产出各项指标均能达到预期目标。

(2)资源消耗指标

2021年,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30.3亿元,耗水203万m3,耗能17.1万吨标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6.7m3/万元和0.56吨标煤/万元。

通过大力推广工业节水和生活节水,通过项目和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到2024年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到5.69m3/万元和0.5吨标煤/万元。

(3)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2021年,高新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5.4万t,综合利用4.5万t,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

随着园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可产生各类工业固废6万t,用水量212万m3。通过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加大新材料研发力度等措施,大大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加强与区外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合作,确保工业固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坚持区内回收与区外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利用途径,同时,推行资源回收企业的规范化回收和圈区化经营,不断提高再生资源的初级加工水平,同时积极培育实施自身特点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不断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通过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推进企业配套废水处理回用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等措施,2024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可达95%和85%。

(4)废物排放指标

2021年,高新区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31.771t、278.3t、22.105t和1.12t。

园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预计到2024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降低到27t、236.6t,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将分别降低到18.8t、1.0t。

2、政策机制保障

园区在新一轮循环化改造中,主要通过项目实施、政策倒逼、标准落实等方式完成各类指标。

(1)政策保障

三大主导产业集聚项目和两大传统产业升级项目以及各类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与实施是本次循环化改造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已得到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一是精准施策抓招引、促投资。坚持招大引强,成立高新招商集团,优化设置5个驻外招商联络处;抓住台湾、国内电子元器件厂商不断转移的趋势,壮大区内磁电产业主体规模;大力引进配套电子元器件、电源供应器、组件、模块、家电整机、高端电机等生产企业,反哺磁性材料研发生产,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强家电整机和高端电机等磁电关联企业;二是强化企业间功能联系,横向拓展产业链,刺激配套服务企业发展;垂直拉伸产业链,参与社会化分工。新一轮循环化改造期间春光科技智慧电源项目将实现电子元器件产业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迭代升级。

(2)机制保障

突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统计评价和考核机制、环境保护激励倒逼机制、应急管理机制、项目节能管理机制、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体制机制保障。

Ø(3)技术保障

推进高新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和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并依托园区现有研究机构,构建完善区域性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和应用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增强高新区循环化改造的科技支撑。

第五章主要任务

由于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产业规模较少,农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因此在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以及上述指标体系、项目建设等方面不再对农业产业进行表述。

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将循环化改造作为园区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企业间、园区内、产业间耦合共生。

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构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升绿色建材和绿色印刷两大传统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通过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依托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加快推进产业空间布局最优化、产业循环化、节能降碳最大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等“六化”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突破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推行废水、废气、固废污染物、生活垃圾等的集中治理,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推动处理设备升级改造,降低污染排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运行管理,减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园区运行管理,有效促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顺利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总体框架图见图5.1。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园区企业布局现状

目前,高新区现状企业分布相对集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医养健康产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绿色印刷、绿色建材、机械制造)、地产品加工园等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但产业园内企业和村落混杂,导致了高新区功能混乱,给园区循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各产业形成的小聚集区边界不明显,增大了空间优化的难度。行业内部企业的分散布局,直接加大了街道及附属生产设施的重复占用土地,无法形成园区化的集约利用。

(2)高新区内同一产业的企业虽形成了不同方位的小型聚集区,但不同产业之间距离较远,各产业园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加大了产业集群的难度。

(3)企业现状布局不利于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也不利于高新区组织和管理。高新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如工业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布局较为分散,主导产业的集中发展相对困难,不利于园区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二)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针对以上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高新区应积极开展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循环链接效应;实施设施共享,着力提高循环化改造效率;推进产城融合,营造循环化改造有利环境,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循环链接效应。以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改造为核心,带动园区循环化改造。以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为导向进行总体布局优化,促进产能集聚、产品集聚、资源集聚,着力打造各产业间的协同循环链、主导产业的内部循环链和企业内部的闭路循环链,延伸产业链上下游。

第二、设施共享,着力提高循环化改造效率。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优化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共建共享,促进水资源、废弃物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建设完善高新区污染物集中处置设施和能源集中供应设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效率。鼓励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公用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着力促进行业内循环产业链的构建和物质、信息的流通,提高循环化改造效率。

第三、产城融合,营造循环化改造有利环境。通过对园区空间布局的功能引导,深入贯彻产城融合理念,不断增强园区的城市服务功能、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按照“大破大立、大开大合”要求,以马厂湖镇为主体,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医养健康等产业园规划建设,拉开园区发展框架,实现园区、镇街联动发展,力促“突破马厂湖”破题起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实现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协同并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循环化改造的有利环境。

(三)园区空间布局优化

高新区在发展规划上,将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区域的特色资源和环境优势,以产业相互关联、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为原则,结合企业现状布局进行规划和组团,按照“东城中产西园”总体发展框架,规划中心城区发展,力求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新区空间布局优化图见图5.3。

二、调整产业结构

抢抓新一轮临沂高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提升发展绿色建材与绿色印刷两大传统产业,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

(一)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临沂高新区以“集群有链主、产业有链长、园区有平台、配套有功能、推进有专班、项目有专员”的现代产业理念,加快全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强势崛起,全力以赴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1、全力做大电子元器件产业

高新区按照“龙头牵引、沿链谋划、集群发展”思路,做强“一个龙头”,做大“三个优势”,推动整个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十四五”末达到百亿级规模。

做强“磁性材料”龙头,提升软磁铁氧体与新型软磁复合材料研发、工艺与产能水平,拓展布局永磁材料。一是做强软磁铁氧体优势领域。推进春光科技集团高频软磁铁氧体项目建设,加快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研发生产。加快突破高磁导率铁氧体软磁及具备低耗损、高饱和磁通密度、高频等特性的功率铁氧体软磁核心技术,提升铁氧体软磁性能。鼓励区内企业同原材料供应商开展供需对接,降低原材料进口依存度,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二是提升软磁复合材料创新能力。加快铁基软磁复合材料粉末冶金产品研发与生产。支持国家级软磁复合材料产业联盟牵头,联合精创磁电、春光磁电等龙头企业与浙江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围绕兼具低损耗、高磁导率和高磁感应强度的高性能软磁复合材料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布局新型软磁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

做大电子元件优势领域。一是磁性元件。发挥磁性材料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磁性电感、电子变压器等核心产品。磁性电感领域,优化电感绕线、焊锡、成型等重点工艺,发展高端片式电感器、一体成型电感器等高端电感产品。电子变压器领域,提升产品耐高温、低损耗等性能,研发微型化、节能型电子变压器。二是连接器。强化连接器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武器装备领域高速连接器等产品研发与商业化应用,支持区内企业同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水下连接器等“卡脖子”领域技术攻关。拓展民用连接器领域,发展通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民用连接器产品,布局射频同轴连接器、板对板(BTB)连接器等消费电子领域连接器产品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高压连接器产品。三是电阻。抢抓全球被动元件产业转移机遇,支持国际巨头先进技术在高新区产业化,重点引进具有超小型化、高频化、薄膜化、高精度等特点的贴片电阻生产企业。

做大电子器件优势领域。一是传感器件。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传感器产品,加快开发气体压力传感器等发动机所需传感器、轴转速传感器等变速器所需传感器产品。加快引进轮速传感器、综合路况传感器、耐高温刹车报警传感器等关键产品生产项目。二是光电器件。发挥区内企业在二极管领域技术优势,延伸发展发光二极管等产品,加快开发OLED、MiniLED等小型化、高性能发光二极管及数码管、显像管等新产品。三是电声器件。依托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优势,围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下游应用领域,加快引进扬声器、耳机、蜂鸣器、传声器等细分产品生产企业。

做大电源优势领域。发挥磁性材料与电子元器件集群优势,加快培育电源产业,提升对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的产业配套能力。一是开关电源。鼓励电源企业开发具备高频、高可靠性、低能耗等优势的前沿开关电源产品,加快培育开关电源产业。二是UPS电源。加强同国内优质UPS电源生产企业及科研机构对接,引进电源生产企业与先进技术,拓展发展具备高效率、高可靠性等特征的高端电源产品。

2、做强医养健康产业

高新区将以医药制造与医疗器械为核心,提升发展生物制品,配套布局医药流通等服务业态,构建“制品—医药—器械—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到2024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科技企业高度集聚、细分领域丰富的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做强保健食品,加快布局功能食品。一是保健食品。持续提升甲壳素提取技术,加快推出多糖类保健高端食品。发展寡糖类保健食品,引导寡糖制品向美容、养生领域延伸。围绕营养滋补、美颜塑身等热点消费领域,加快布局肽与蛋白质、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积极承接海藻提取物、鱼蛋白等海洋类生物原料领域科技项目。二是功能食品。加快突破分离纯化、超微粉碎等关键技术,发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骨伤骨科与术后病患专用食品。围绕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减肥增肌等功能,加快引进辅助性功能食品项目。

医药制造,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优化提升化学药,前瞻布局生物药。一是现代中药。推进提取、浓缩、精制、干燥等中药提取物关键制备工艺应用,拓展木瓜提取物、太子参提取物等产品种类。严把净制、炮炙、检验环节,提升中药饮片产品质量,加快突破熔融法、溶剂法、机械法、物理化学法等滴丸及微囊制备技术,布局滴丸、微囊制剂等新兴产品。有序发展金银花、药用木瓜等中药材育种及种植,加快建设中药材生产流通基地与原料基地。二是化学药。提升心脑血管类及抗感染类化学仿制药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拓展肿瘤、呼吸系统、糖尿病等重点适应症,提升仿制药创新能力。对接国内化学原研药企业,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等热点靶向,引进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三是生物药。加快突破免疫细胞、干细胞的分离、提纯、培养、扩增等关键技术,做强免疫细胞、干细胞培养及临床应用。围绕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点适应症,加快引进抗体、疫苗、基因治疗等领域产业化项目。

医疗器械,重点发展体外诊断,提升发展医用耗材,加快布局医疗设备。一是体外诊断。提升发展单分子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等关键技术,做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布局即时检测(POCT)产品,实现“产品+服务”联动发展。二是医用耗材。强化在防介入损伤及螺旋钢丝加强等领域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麻醉用介入柔性微导管产品,扩大麻醉面罩、手术辅料及医用口罩等医用耗材产品产能。对接国内重点骨科类、血管介入类高值耗材企业,引进人工关节、可降解支架等高端技术产品,丰富区内高值耗材细分业态。三是医疗设备。落实临沂市医养健康产业布局,加快引进电子血压计、智能血糖仪等智能化健康电子产品生产项目。拓展布局人体成分分析仪、台式心血管检测仪等新型医疗设备。

医药服务,融入临沂物流之都建设,提升医药物流服务能级,布局医药仓储服务。一是医药物流。加快推进条形码、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医药物流中的应用,支持医药流通企业采用物流信息化手段完成信息采集、跟踪、监控及追溯,推动医药物流数字化升级,构建包括医院、药店、配送等主体的智慧医药物流体系。二是医药仓储。加快建设区域性医药仓储基地,发展智慧化仓储服务等细分业态。延伸发展医药商贸,积极布局医药分销、医药电商等细分业态。

3、做优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是临沂高新区特色产业,临沂高新区将抓住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个关键,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企业焕发新动能,提供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力争“十四五”末,将高新区打造成为鲁南地区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

深耕大数据领域,加快开展分布式存储和计算、集群资源调度等技术开发,推进大数据分析、预测与决策在物流、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对接数字基础设施企业,加快布局大数据中心,保障数据中心项目审批、电力设施配置、骨干网络接入,为区内企业、政府提供云服务与数据托管服务。拓展大数据在治理级与产业级场景中的应用,推动政务、交通、农业、制造业、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做优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加快集聚一批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签约等业务垂直型与零售、物流、交通等行业垂直型软件服务企业。围绕电子签约、电子认证等业态,引进一批可提供安全咨询、安全运维、安全测评、安全认证等服务的信息安全领域企业。

发展物联网领域,加快突破物联网感知层和传输层应用技术,发展汽车类电子传感器件。前瞻布局消费类电子传感器生产项目。围绕工业互联网、精密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加快引进掌握感知识别技术的网络通信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与信息处理企业。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围绕城市治理级场景,加快开放高新区场景资源,培育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赛道。重点突破远程全面感知、数据采集传输等关键技术,发展污染源烟尘监测设备、环境水质监测设备、便携式监测仪器等细分产品。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本着“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公平共享”的基本原则,以金属建材为核心,切实落实好临沂高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绿色建材产业

增强金属建材技术创新能力与生产工艺,延伸拓展建材综合利用产业和装配式建筑,实现“绿色装饰性建材+绿色装配式建筑”联动发展。

优化建筑用铝型材,提升发展铝合金门窗、彩石金属瓦、彩涂铝材、复合铝型材等细分产品。培育工业用铝型材,围绕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需求,布局物流仓储、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高端工业用铝型材,重点突破水平连铸、挤压成型等高端铝合金制造工艺。拓展下游应用,依托现有铝制家居产品,加快引进包装容器、机械设备、电力电子等领域产业化项目。

加速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建筑垃圾在墙体材料、承重烧结砖、环保陶瓷生态砖、高速公路底基层等建材工业领域应用,实现产业循环闭合发展。开展废杂铝预处理、铝熔体精炼净化、废钢磁选、金属预热等废杂金属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工艺优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依托天元集团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中交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推动建材部品、构配件产业实现标准化设计、系列化开发、工厂化生产、配套化供应、信息化管理,壮大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培育综合方案提供商,推动传统企业由材料提供商向研发设计、采购物流、营销融资、建设维修、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和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型,加速整合行业资源。

2、绿色印刷产业

聚焦包装印刷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拓展布局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打造集包装印刷、文创(出版)、销售、物流配送、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绿色印刷产业生态。

聚焦书刊类、铁制品、纸制品等包装印刷类别,推进包装印刷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临沂绿色智能印谷项目建设,打造数字印刷车间。推广应用绿色制版技术,发展热敏CTP、光敏CTP等产品。重点发展金属包装印刷,持续提升区内铁制品包装印刷行业影响力。前瞻培育云印刷、云包装等新业态,鼓励发展包装印刷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

推动三维设计、图像处理软件在创意设计领域应用。搭建印刷文化创意中心,汇聚创意设计企业,提供人才培养、产品展示与资源对接服务。拓展发展数字出版,布局互联网广告、移动出版等细分业态,加快引进数字出版与发行机构。

搭建电商销售中心,吸引直播电商入驻,面向区内企业提供印刷品销售与线上接洽服务。搭建“智慧+共享”物流平台,建设智慧物流信息调度平台与智能共享仓,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互助、政策发布、物流共用等服务。推进机器人分拣、自动装卸货等场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

依托桂香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印刷博物馆与绿色印刷观光车间等项目,全方位展示区内中华印刷历史文化传统与数字化印刷新模式,培育工业旅游新业态。

三、构建特色循环产业链

以资源循环为手段,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高新区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目前园区产业的性质与分布,围绕龙头企业、优势产业,拓展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网。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销售环节。拓展和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方面可以接通断环和孤环,使得产业链上不同企业之间产生了原来所不具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另一方面衍生出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链环,进而增加了产业链附加值;以主导产业链上的某一要素为节点,横向耦合,以其强大的能力和活力吸引其他资源或企业进入,成长出无数的支链,加强与主链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共同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体系;最后区域整合,充分共享交通、供水、供电、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与周边区域建立资源共享、带动发展的模式。

(一)电子元器件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现状分析

电子元器件产业是高新区的龙头产业、标杆产业,也是高新区管委会决心倾全区之力重点打造的产业。产业内拥有众多的高层次产业平台,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山东省智慧产业园等高含金量称号。2021年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产值54亿元。整体上看,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骨干企业增长迅速。高新区还有一批中小微型电子元器件企业,成长性也较好。但产业内仍存在以下问题:

(1)产业链条不完备

目前,全区磁电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反而产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上游环节,同质化较为严重。例如,全区生产磁环的企业有3家(中瑞电子、凯通电子、众泰电子),产品种类、性能相差不大,只是在生产设备上有所差别。生产军用连接器的企业有龙立电子、海纳电子2家,客户市场存在一定的交叉,产品处于同序列。同时,在高新区周围为磁电企业配套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专用精密模具刻制的服务企业缺乏,均是区内的一些企业自己做设计,向南方一些城市订购铸造模具。磁性材料产品基本以生产中高、中、低档铁氧体磁粉、半成品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铁氧体器件及盈利空间更大、技术含量更高的钕铁硼磁性材料不涉及;电子元器件产品以家电、通讯设备用中低端元器件为主,小型化、薄层化、片式等新型元器件不生产,电子芯片、集成电路等国家重点扶持的产品基本不涉及;具有集成功能的器件,如伺服电机驱动器、通用设备控制器、机器人手臂控制器、智能电子集成系统等,占比小,区内的电子元器件几乎用不到。总之,全区磁电产业链条主要是中上游的铁氧体粉料及器件加工、组装,产品不丰富,没有形成链条。

(2)产业创新力不够

目前,高新区磁电产业创新能力较低,原始研发产品缺乏,仍然以仿制为主,仅春光磁业、中瑞电子、龙立电子、海纳电子等个别企业拥有功能材料、元器件产品的研究开发实力,但协同创新能力不够,缺乏对公共关键技术与功能部件的联合开发与创新研究。大部分企业主要从区外引进成套的技术装备,利用区内人力成本优势开展规模化生产,并将大部分产品和服务外销。例如,科盛电子实际上是韩国外资企业的加工点,根据韩国圣韩传感株式会社的订单需求和来料,加上外购纳米非晶带材(主要从南通朗峰公司购买),生产各规格型号的互感器后发货给韩国总部,只是单纯赚取代加工费;众泰电子购买或自制较为传统的真空钢包炉烧制各类磁芯,烧制环节基本通过人工控制,产品及生产工艺单一,技术创新度相对较低。

(3)末端综合利用缺乏

电子元器件产业虽然是高新区的龙头产业,但园区内缺少对不合格产品、边角余料等电子废物综合处置的循环化利用公司或部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风险。

2、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

进一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磁性材料和电子元器件为核心,夯实软磁材料产业基础,拓展发展永磁材料,提升电子元器件产业配套能力与制造水平,加快布局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打造“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下游应用”的全技术路径与产业链。加快高端元器件和仪器仪表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1)强化磁电企业间功能联系

第一,横向拓展产业链,刺激配套服务企业发展。本地磁性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企业间要强化联系,鼓励区内企业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供需关系联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引导本地企业以协作配套等方式,与引进企业形成产业链的互补,同时要积极引进与之配套的关联机构,横向丰富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区内各电子元器件企业产品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生产出满足区内下游企业需求的元器件或关键零部件,形成本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多个产品门类)——本地相关下游产品制造商—销售商的产业链。

第二,垂直拉伸产业链,参与社会化分工。在整个社会大分工的体系下,高新区不可占据全产业链条所有细分领域,因此要在电子元器件(如电感、电子变压器、连接器、电机)的某些细分市场领域占主导地位,做大做强,为全市、全省等一定范围的电子信息、汽车、通讯等用电子元器件企业做配套,在社会分工中获得一席之地。

(2)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

不管是做好自身基础产品,还是开发新产品,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结合高新区实际看,单靠企业的研发力量是无法满足的,因此现阶段必须走产学研合作道路。第一,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的功能。以中瑞电子、春光磁电、龙立电子、海纳电子龙头企业为核心,积极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企业联动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磁电产业联盟。第二,建设公共研发平台。由政府和重点企业共同出资,重点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在区内建设先进磁性材料公共研发平台,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快龙湾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出台各类政策在孵化器内优先推动磁性小微企业落户发展;适时建设磁电产业孵化器,与创业团队、科技人员引进相结合,实现磁电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推进建设产业研究院,充分联系、发挥高新区乃至临沂市政府行政资源,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骨干企业技术转化及产业带动能力,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在电子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共建磁电领域产业技术研究院,解决技术和市场两张皮问题,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3)建立废旧电子电器回收体系,培育电子静脉产业

引进大型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在各电子企业内部建立回收网点,对不合格产品、边角余料等电子废物进行回收;推行生产者责任制,建立多元化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体系,实行分散回收、集中拆解、集中处理;最终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高新区电子元器件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见图5.5,十四五期间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磁性材料—元器件—下游应用-废物再利用”的电子元器件生态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高端电子元器件产品下游生产等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端产品生产群。充分利用临沂钢铁投资集团高炉含锌废渣、废铁资源进一步打造全生态循环磁电材料产业,完善废旧电子元器件资源回收体系和设施,实现电子废弃物再循环利用,补全产业固危废收运处理末端,园区污水处理实现中水回用。

(二)医养健康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现状分析

全区现有医养健康企业48家,但一定规模的仅27家,2022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税收6100万,但工业产值较少。从产品看,包括化学西药、生物制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整体来看,医养健康产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产业主体发育不良

一是创新创业类未能高速成长。兴华器材、科立森、恒辰生物等一批在孵企业,虽然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但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医药制造类未能变强变大。绿因药业等企业仅有30多种药品,在创新平台上的布局上没有大突破。三是流通贸易类未能变优变精。流通企业对饮片药材加工不严格,卫生洁净条件堪忧,同时流通仓储方式落后,现代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2)产业结构呈低度化

一是“有企业无产业”。医养健康各细分领域均有所涉及,但每个子行业不大不强、仅有几家市场主体,呈现出“有企业无产业”的问题。二是“点上高面上低”。我区兴华器材是三类器械企业,流通企业的销售额在全市占一定地位,但产业面很低、段位不高,特别是代表产业发展水平的医药制造明显是短板、占比小,导致全行业产值、税收均较低,存在“点高面低”问题。

(3)产业发展能级不高

一是行业级服务平台空白。医药行业既需要药物研发、筛选、检测、安全评价等公共技术平台,也需批号申报、金融投资、人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我区均匮乏。二是产业人才厚度不足。受企业体量小、远离中心城区等因素制约,企业硕士以上医学、药学等人才储备不足,以专科学历为主,对产品报批流程不熟悉。

2、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

以医药制造与医疗器械为核心,提升发展生物制品,配套布局医药流通等服务业态,构建“制品—医药—器械—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通过实施循环化改造,使医养健康产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科技企业高度集聚、细分领域丰富的产业新高地。

(1)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医养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结合产业链环节合理划分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产业定位并制定详细性规划;同时,统筹考虑产城融合,完善电网、水网、气网、污水管网、排水管网等建设,促进企业集中。

(2)产业主体发育

重点做好化学药、医疗器械企业重点培育,推动中药企业做优做特,推动医药物流规范化、规模化。

高新区新生物医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见图5.6,十四五循环化改造期间重点壮大医药制造、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配套健全医药服务、流通等业务,打造一般固废类医药废渣生产沼气能源回收循环利用,构建生物制药产业与医药基地形成产业大循环,抗生素类药渣实现安全转运处置,完善医药园区污水收集与管网建设,高能耗制药生产企业实现余热综合利用。

(三)信息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新区深入实施以大数据应用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软件产业呈现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龙湖软件园作为全市首家信息类国家级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先后被认定为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2020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最具发展潜力园区”、“2021中国百家特色载体”、“2021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成为全市“四新”经济孵化地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高地。临沂高新区集聚涉软企业达216家,市级以上大数据重点骨干企业占全市70%以上。但信息技术产业在集聚发展、构建产业链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整体发展滞后

临沂高新区区软件产业2018年起步,相对国内发达地区起步晚、规模小、竞争力弱,落地的大型企业较少,现有企业受限于自身技术实力以及行业经验,营收规模不大,产业贡献度小。

(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总部型、平台型及从事底层技术研发的龙头软件企业,现有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3)配套基础差

因高新区距主城区较远,生活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对人才吸引力不够,存在人才外流现象。

2、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分布式计算能力、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等共同驱动软件技术持续保持高速创新演进态势,为软件产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充分发挥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推进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产业级、治理级场景的创新应用,打造“数据资源—软件服务—场景应用”的数字经济生态。

立足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产业布局,聚焦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着力在大数据应用、软件外包等领域全面发力,推进行业应用软件、新兴技术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优势领域提质增量。

(1)聚焦大数据行业应用。

围绕交通、医疗、环保、文旅、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大数据分析关键算法和共性基础技术研发,研究基于纵向行业数据的价值挖掘理论和算法,进行大规模数据仓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与大数据条件下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创新,开展大数据应用模型、深度学习、类脑计算、认知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大数据研发企业。

(2)做强软件服务外包。

围绕“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等关键领域,着力打造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领先企业。积极拓展软件研发服务、软件测试咨询、数据清洗加工及分析、网络营销、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数据标引、云平台运维等外包业务。鼓励软件企业承接面向日本、韩国、欧美和东南亚等市场的离岸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离岸数据外包、离岸金融外包等业务,拓展离岸外包业务市场。

(3)提升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发展层级

围绕“数字强市”建设,聚焦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电子商务、能源环保、交通物流、金融财税、检验检测、地理信息等领域,大力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的行业应用软件和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向服务化、平台化转型,加强智能化软件技术的融合应用。

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见图5.7,基于信息技术主要是聚焦大数据、软件服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行业,产业链更多关注在产品应用市场,十四五循环化改造期间,高新区将结合新一轮产城融合规划机遇,吸引更多产业人才集聚,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场景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水务等行业的全面推广应用,园区生产办公的一般固废实现资源回收。

(四)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

1、现状分析

目前高新区共有绿色建材企业40家,其中规上企业28家,涉及金属建材、钢结构及轻型板材、保温材料、塑料建材、木材加工、预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等多个领域。2022年绿色建材行业总产值34.5亿元。当前,高新区建材行业产业集约集聚程度较低,建材产品体系升级换代慢,建材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2、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

以金属建材为核心,增强金属建材技术创新能力与生产工艺,特色发展高性能塑料材料,提升发展木材加工,延伸拓展建材综合利用领域,实现“绿色装饰性建材+绿色装配式建筑”联动发展。构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体系,依托产发顺泰环保,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落地,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促进绿色建材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材循环利用技术突破,支持金湖彩涂、亚泰新材料、格新精工等企业积极开展废杂铝预处理、铝熔体精炼净化、废钢磁选、金属预热等废杂金属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工艺优化。支持步威塑胶等企业突破物理改性再生技术、化学改性等废旧塑料处理技术。木材综合利用领域积极布局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树皮综合利用、生物质发电等业态。

(1)优化布局,园区承载

推进建材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根据建材行业资源分布,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建材产业园区,实现集约发展。

(2)市场导向,供给发力

加快建材产品体系升级换代。大力开发代表未来市场增量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先导性、低碳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建材新兴产业和产品,找准产品升级换代方向。

(3)项目带动,延链强链

培植壮大建材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绿色循环发展的总体目标,推动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

(4)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管理优化等方式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实现固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二是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实施绿色建材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示范工厂。科学设计厂区布局,预留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区域,淘汰落后设备,实现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

三是实施绿色产业链延伸。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围绕提质增效目标,根据产品不同使用方向和产业链延伸需要,进行园区和企业绿色提标改造。构建贯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搭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迭代发展。

高新区绿色建材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见图5.8,十四五循环化改造期间将通过打造建材产业循环经济园,金属建材产业实现废铝、废杂金属循环利用,围绕生态建材产业建设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实现建筑固废资源回收,园区污水收集处理,最大限度实现中水回用,依托中交建科、天元绿建等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壮大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

(五)绿色印刷循环经济产业链

1、现状分析

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消费者不断表现出对健康产品或更优质生活的偏好,快速消费品高端细分市场增速如今已超过大众细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用外观精美、个性化突出、用材高端的包装印刷亦为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除前述功能外,还可以通过产品外包装物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高端包装印刷产品成为高端化产品的名片。

当前,绿色包装印刷成为新热点,在更多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得到实践和推广。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成为纸制印刷包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纸包装行业向低克重、高强度、减量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可节省大量包装用纸,为国家节省大量森林资源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实现减量化还可降低生产成本、运输费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根据《临沂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新区聚焦包装印刷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拓展布局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打造集包装印刷、文创(出版)、销售、物流配送、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绿色印刷产业生态。

2、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

(1)推进包装印刷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聚焦书刊类、铁制品、纸制品等包装印刷类别,推进包装印刷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建设,打造数字印刷车间。推广应用绿色制版技术,发展金属包装印刷,持续提升区内铁制品包装印刷行业影响力。

(2)优化销售途径

搭建电商销售中心,吸引直播电商入驻,面向区内企业提供印刷品销售与线上接洽服务。搭建“智慧+共享”物流平台,建设智慧物流信息调度平台与智能共享仓,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互助、政策发布、物流共用等服务。推进机器人分拣、自动装卸货等场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

高新区绿色印刷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见图5.9,针对园区印刷产业废旧包装废弃物和不合格终端废品废料建立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中心实现可回收物循环再利用。通过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建设打造园区数字印刷典范。

(六)链构建高新区层面大循环产业链

园区循环化改造总体框架见图5.1,围绕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三大主导产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建设和完善区域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通过高新区的产业补链、物质集成、技术共用、信息共享、设施联动,配套政策体系完善等,大力引育合理布局一批循环产业链上下游“补链”项目,形成“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共生系统。具体的,高新区循环产业链的构建,可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推进:

小循环链。充分挖掘各产业内部的节能、节水和副产物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空间。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污染的全过程监控,实施原料替代、工艺改进、节能节水改造等,提高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实现废物减量。一方面,引导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三大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再制造;另一方面,加强有机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治理和减排,最大限度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中循环链。提高高新区内部产业之间的链接循环水平,通过合理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逐步构建符合循环经济法则的工业生态链网,将园区各企业联结成资源共享和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园区各企业之间依托各类产品和废弃物互换和梯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依托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环保设施,支撑区内产业循环集聚发展。

大循环链。以高新区新一轮循环化改造为基础,加强高新区与社会系统的链接循环。如园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等可为社会提供电力;区内建筑固废经建材厂综合利用制建材后返回市政工程;通过加强废气治理、废水处理及回用,提高废弃物处理水平,改善区域的空气和水环境;通过产品的绿色生态化设计,鼓励金属回用、零部件再制造,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可回收回用性;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等基础环保设施的建设和集约共享,提升园区污染物处置能力。通过社会大循环体系的建立,充分利用资源,拓展物质、能量等的循环利用空间,营造良好的循环经济氛围。

四、深入开展节能降碳改造

(一)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推进城乡供暖煤改气、煤改电工程,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保障城乡供暖。提升城乡燃气供应能力,加快实现城区燃气管网互通互联,有序推进镇街驻地和重点村庄燃气管网铺设。推动太阳能大规模发展和多元化利用,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支持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加快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新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建设,在入园企业全面推广实施屋顶发电,重点推进建筑屋顶光电一体化以及园区企业分布式发电,利用企业厂房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高新区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推进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完善城乡公共供能服务设施。

(二)推进能源梯级利用

依托高新区电子元器件产业和医养健康生物制药产业,积极推广余热回收技术,对园区内的建陶、印刷、纺织、轻工等其他行业根据能源梯级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不同温度热值的热量,推进余热、余压、余能回收技术及热泵技术在能源供应过程中的应用,减少能源损失。鼓励通过集中供热模式,收集周边企业蒸汽余热、尾气余热,实现联片供热。

(三)推动清洁能源替代改造

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加强煤炭清洁转化、浅层低温地能开发利用、新型节能电机、城镇节能系统化集成、工业过程节能、能源梯级利用、“互联网+”节能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技术,重点加强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光热发电、太阳能供热制冷、建设与运维、生物质发电供气供热及液体燃料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鼓励高新区内的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绿色建材和绿色包装印刷等行业发展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产出,积极发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和资源化技术。引导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加快高效煤粉锅炉和太阳能集热系统等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降低区内污染物产生量。鼓励园区高能耗重点企业改良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淘汰一批能耗大、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提高耗能设备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四)加强能源利用管理

指导企业分类、分批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节能管理制度,督促重点企业定期上报用能、节能情况;在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适时组建高新区节能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高新区节能管理制度与企业节能考核、评比、奖惩办法,强化企业节能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节能审查机制,制定各行业主要产品能耗定额,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能耗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节能标准,项目主要产品单耗或综合能耗水平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制定《高新区“两高”行业能效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企业,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待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机制运行成熟后,再研究推广其他企业。高新区第一批拟实施能效改造企业12家,争取到2025年,全区“两高”行业项目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五、推进资源高效利用

(一)全面推广清洁生产

全面推广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促进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提出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等可操作的技术方案,把清洁生产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企业、工业园区和社会等层面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积极与能源检测机构对接,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对污染严重、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监督,确保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落实,逐步形成政府指导推动、企业自主实施、行业协会参与、社会舆论监督的运作机制。

加强园区循环经济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促使区内现存企业的能源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进行重新集成。加强各产业间的生态关联性,紧紧围绕园区“龙头产业”、“拳头产品”的主导产业扩大循环经济圈,并以此为基点生成较长的产业链。减少区域污染产出,提高物质转化率和能量利用率,适当增加废物利用和资源回收产业。园区内部实施循环经济一体化管理,应从“废弃物一体化回收、提供环境技术咨询、制定相关循环经济规则”等几方面开展,积极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指南》要求,全方位开展临沂高新区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建立对已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对未实施审核的强制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鼓励自愿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自愿性企业可参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程序开展审核、评估验收。不具备独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能力的企业,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咨询服务机构协助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以及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奖励、表彰。全面推进高新区各行业优化清洁生产流程,支持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资源,实施清洁生产。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鼓励2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24年累计达到10家。

(二)推进生产资源高效利用

开展企业“内部循环”,充分挖掘生产环节、生产要素的循环利用潜能,合理利用、集约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针对电子元器件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残次品、拆配件等副产品、废弃物及废旧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以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电子元器件等再生资源的集中收集、分拣及集散交易为核心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同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利用高新区印刷包装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等产生的生物质废料生产工业替代燃料;鼓励以高新区内的医养健康产业生物制药产生的医药废渣联合畜禽粪便及秸秆等作为原料发展有机肥产业。

(三)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

废水循环利用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废水排放的重要措施,各企业应认真贯彻国家节能降耗的方针政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创新、扎实开展节水工作,建立循环水系统及对自来水管网改造等措施,不断推进水循环利用工作。在园区层面积极推广中水回用,以高新区第二污水厂建设为契机,加快中水回用项目谋划,实现区内工业废水收集、集中预处理、深度处理,达到回用水质要求后,回用给企业。在企业内部层面,推进企业废水“分质处理、分质回用”及深度处理回用、冷却水回收利用,医药废水分类处理利用,发挥部分企业示范作用,推广膜处理中水回用技术,提高企业中水回用率和水重复利用率。

建立差别化用水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节水示范企业建设和节水技术设备的推广。

鼓励综合利用雨水(空中云水)、地表水、地下水。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鼓励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雨水集蓄技术和洪水利用技术,鼓励开发和推广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技术,开展河道蓄滞雨洪和汛期雨水滞蓄回补地下水工程研究。扩建一批现有山塘水库,新建一批生产生活用水水库,提高地表水、地下水利用率,缓解供水压力。

在工业区,鼓励企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利用蓄水池和雨水管道进行雨水收集,作为生产过程冷却系统循环用水,绿化和基建用水,减少新鲜水的使用;在生活区,采用“直接利用”和“收集利用-下渗”方式,形成以收集利用主、入渗为辅的调控排放综合利用模式;园林绿化区采用“绿地入渗”模式,在建成区翻新草坪时,可考虑建成节水型绿地,改单一草坪为灌草结合的节水型绿地,对雨水入渗量较大的绿地,在其中可布设辐射汲水井,提取入渗雨水。

(四)强化资源利用管理

高新区长期以来以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目标,把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作为开发区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主线,加强精细化管理、合理布局、高效利用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管理,严格执行“双控”指标要求,优化能耗双控指标分解落实,不断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资源产出率统计、监测、考核体系,为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奠定基础。

六、加强污染集中治理

(一)深入实施碧水行动

加快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加快实施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治理提升项目、临沂高新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以及临沂高新区燕子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等,加快推进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落地,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施城镇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善升级区内现有雨水排污管道,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加快黄金河、燕子河、南涑河等河道治理,布局12个以上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设立涉重金属企业清单,定期开展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引导企业使用水循环处理技术,确保工业污水达标排放。

(二)推进清新空气行动

在高新区医药、木业、印刷、塑料、新材料等行业领域,根据“分质分类”的原则收集废气,无组织废气应采取密闭化手段实现无组织向有组织转变,同时应结合点源收集方式,尽可能从污染物产生位置将废气进行有效收集。加强废气冷凝预处理,生产过程中运用多级冷凝、膜处理、树脂吸附等措施对含卤素有机物进行回收。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无组织排放控制和污染防治工作。针对建筑、陶瓷、铸造等重污染领域,建立重点企业监管名录,落实“一企一策”分类分级治理,引导重点监管企业聘请专业机构设计有机废气治理方案。探索搭建统一能源申报管理平台,做好区内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提升移动污染源防治水平,加速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管理。

(三)提高固废的分类治理水平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高新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印刷包装及木业产生的生物质固废,机械装备制造业产生的钢铁下脚料,食品行业产生的畜禽有机固废、电子元器件行业产生的废塑料等废物。按照《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一般固体废物物质流数据采集原则和要求》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标准规范规定,依据园区实际及产业规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及信息交易平台、固废再生资源中心等静脉产业项目,构建回收网络体系,鼓励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之间进行废物交换利用。深化企业间合作交流,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构建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2、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主要是纺织服装产业在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有机溶剂、电子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电子元件和园区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垃圾。制定详细的危废回收时间、储存方案、运输方案,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园区内所有危险固废统一由具备处理资质的公司收集处理,并跟踪危废回收全部流程。增强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和安全处理能力,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对重点监管企业(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进行动态定期监测。落实各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已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主体,严格落实治理与修复主体责任制。

3、建筑垃圾

依托投资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强化固废全过程闭环式监管,扩大固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覆盖面,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全领域实现管理台账电子化申报,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平台互联互通。

4、生活垃圾治理

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确定设施厂址,提高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做好垃圾分类投放,进一步推进与产发顺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科学规范清运、回收垃圾,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利用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的经验,建设高新区资源回收利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监管,实时统计分析可回收物的类别、数量,跟踪回收物流向,集中管理资源回收用户数据,为高新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四)实施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在园区层面上,重点把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着力推进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提升山东美化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统一供热能力,完善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将园区循环化改造指标纳入到第三方管理体系的考核中,实现二者有机结合。

在产业层面上,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目录、制定入园产业指导政策和限期淘汰的产业目录、完善产业优化和提升的优惠政策、产业链接的循环化等,遵循高新区产业规划要求,严格审批高污染项目,拒绝不符合高新区产业规划企业入园。

在企业层面上,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减少企业在生产及过程中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针对重点企业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源高效化利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等。引导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积极进行清洁生产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

在产品层面上,鼓励企业对自家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定量或定性分析产品的生态环境影响,确定该产品最重要的潜在环境影响及其主要来源,根据生态诊断结果,重新设计或加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保护资源和环境。

七、实施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一)推广绿色建筑理念

严格实行《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山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从法规、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及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环节全方位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大力发展低碳建筑,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绿色规划,因地制宜推广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范围,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鼓励使用LED节能灯具,采用分段、分时控制照明亮度、调整功率、无功补偿、高精度稳压等方式降低电能消耗;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二)完善绿色交通设施

提速交通工具低碳和零碳化进程,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和清洁能源公交车的占比。不断完善园区内公共充电桩、充换电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每年新增100个充电桩设施,鼓励电动汽车的使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打造城市绿道体系,鼓励非机动交通发展,倡导园区工作人员采取更加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推动交通绿色转型。通过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交通方式,构建便利互通、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逐步构建起低碳环保交通发展格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三)建设生态美丽园区

通过构建绿色空间体系,重点发展城市绿谷项目,运用生态恢复技术将区域范围内保护和再生的绿地连接成绿色空间系统,融合商业、运动休闲、文化交流、创业设计等元素构筑城市绿带,营造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运用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推进全域水系综合治理,提升区内河道水质,推动全区水系贯通,塑造全区特色水文景观,实施临沂高新区燕子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规划建设一景区、四廊道、多节点、多路径”,形成生态山林、河流、城市绿带、绿化开敞空间和生态景观大道等生态骨架,承载生态景观、慢行交通、休闲游览、体育运动、文化创意、应急避难等功能,以绿道为脉络串联全域绿色网络,构建全覆盖绿色空间系统。

高质量规划城市中心轴和中心街道建设,对城区道路、雨污管网全面提升,完善高新区高端商住、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完成中心公园、龙湾科创公园建设,新建口袋公园,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圈。

提高高新区教育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引进临沂市建筑技师学院项目,加快与山师大合作的教师培训基地签约落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城南教育高地;完成高新区人民医院建设。

(四)建设数字智慧园区

高起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依托龙湖信息产业集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整合区内安防、环保、政务、交通、教育、医疗、政务等平台资源,汇集政府、园区、企业、社会等多方数据,搭建高新区智慧城市大脑,实现各部门、各领域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大力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搭建各类平台载体等措施促进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积极推广智能建筑、智慧医疗、智能电网应用,以智能化推进低碳化和绿色化。

第六章重点支撑项目

高新区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间,实施重点支撑项目14项,总投资约73.20亿元。其中,园区循环产业链接项目12个,投资约64.39亿元;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个,投资约8.81亿元。详见下表6.1和表6.2。

表6.1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汇总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数(个)

   

总投资(亿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

   

12

   

64.39

   

   

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2

   

8.81

   

合计

   

14

   

73.20

   

附表6.2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撑项目

项目类型

   

序号

   

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万元)

   

建设期限

   

实施条件

   

效益分析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电子元器件产业补链

   

1-1

   

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电源磁电材料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智慧电源生产车间9栋,新上生产线10条,自动化设备300余台;集团中央研究院研发楼1栋,研发车间2栋,各类配套设施、检测设备30余台;专家公寓2栋,磁性材料粉料生产车间3栋,新上生产线3条,自动化生产设备100余台;磁性材料元件生产车间4栋,新上生产线3条,自动化生产设备100余台。

   

201200

   

2023年5月至2026年12月

   

项目立项、用地预审、规划已办理,能评、环评正在办理。

   

产销售收入约410000万元,增值税7804.88万元,所得税12051.58万元,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48206.33万元,净利润36154.7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17.97%。新增就业岗位500人。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电子元器件产业补链

   

1-2

   

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临沂市磁电产业园三期项目

   

项目总占地面积124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主要建设4-5层标准化厂房8幢约12.5万m2,综合服务中心2幢约2.5万m2,地下建筑面积0.4万m2园区主要配套:场区道路12900m2、给水管道3600m、雨水管道4300m、室外电缆2800m、停车位770个。

   

43400

   

2022年10月至2024年12月

   

项目立项已完成,管委已完成拆迁,正在供地中。项目用电、用水由相应公司提供

   

促进临沂市磁电产业做大做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助推临沂市经济提质增效,推动临沂市城市化建设。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有效土地资源。项目建成后年收益约2600万元,收益率4.8%。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医药健康产业补链

   

1-3

   

临沂洪福医药有限公司

   

山东洪福物流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电商智慧物流园项目

   

计划用地100亩,其中医药仓储物流园区40亩,保健品中药材加工园区20亩,医养结合园区25亩、卫生材料加工园15亩。

   

73000

   

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

   

各项手续批文在办理中

   

本项目能够解决500人就业需求,增加相关产业岗位1000个,产生销售额50亿元,上交税金5.5亿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信息技术产业补链

   

1-4

   

山东瑞福莱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100万套智慧交通设施生产项目

   

占地面积56.26亩,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及仓库22000平方米,办公4000平方米,生活配套1000平方米,自动生产线15条。

   

21000

   

2023年4月至2025年6月

   

项目立项、规划、环评已办理,正在进行单体设计。

   

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约32000万元,增值税850万元,所得税450万元,项目年利润总额7200万元,净利润675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绿色建材产业补链

   

1-5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元绿色建筑科技生产项目二期

   

主要建设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程建设机械和辅助材料的维护保养用生产厂房、仓库等配套设施。

   

17500

   

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

   

现阶段正在办理土地征地工作

   

实现年利税1000万元,提供全产业链劳动就业岗位300个,将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绿色印刷产业补链

   

1-6

   

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

   

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

   

总建筑面积13.54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建设12条高端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包装生产线及高端环保纸箱纸板生产线,年产包装印刷量26万吨。

   

72000

   

2023年6月至2025年12月

   

项目已经完成备案、土地预审、环评预审、总体规划、签订入园协议、缴纳入园定金等手续,项目不涉及村庄搬迁,现场水、电、气等建设条件可保障

   

实现年营业收入为32000万元,利润总额5999.97万元,企业净利润4499.98万元,增值税2163.63万元,所得税1499.99万元,可增加800个就业岗位。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7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区燕子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项目治理范围为临沂高新区境内燕子河(高新区南环路上游50米处至涧头村富山路止),治理长度14.78千米,建设9处总长2.41km混凝土联锁块护坡(险工段)、4处总长3.585km重力式挡土墙(村庄段)、3座钢坝闸、改建生产桥9座。

   

13600

   

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

   

已经完成立项、可研、用地预审等手续,环评手续正在办理。施工用电、用水已经落实。资金由企业自筹,目前已经落实到位。项目不涉及征地拆迁。

   

改善了沿岸地区的排涝条件,保障了燕子河两岸的防洪安全,为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经济及生产和生活环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8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项目治理流域18.84千米。项目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涵盖水生态保护与防控单元、水质提升与污染治理单元,具体包括龙河、黄泥河、老南涑河等综合治理内容。

   

13916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

   

已完成立项、可研、用地预审等手续,环评正在办理。施工用电、用水已落实。资金由企业自筹。项目不涉及征地拆迁。

   

对沂河下游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提高了行洪能力,有利于河道防洪安全,减少了水土流失。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9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

   

建设高新区科南路、科北路、龙湖路、高新大道、科技大道、双月园路、双月湖路、罗六路、科教路、湖北路、龙腾路、科苑路、绿茵路、工业南路、俄黄路等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共计约30公里、路面恢复67万平方米。

   

33000

   

2022年10月至2025年12月

   

项目已经完成立项、环评、用地说明手续。项目资本金0.66亿元,剩余建设单位自筹。项目不涉及征地拆迁,不新增占地。

   

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1735.8万元,利润1200万元,税收300万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10

   

临沂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治理提升项目

   

新建工业废水管网、生活污水管网总长约50公里,且配套建设阀门、计量设备等附属工程设施,并入现有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

   

10720

   

2023年5月-2024年12月

   

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环评已办理。

   

项目发行债券融资5300万元,申请政策性金融工具1070万元。项目本息偿还共需11241万元,在偿还期内年内可供还本付息资金总额为20577万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11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园区内工业三路、工业二路、太合路、工业四路、四桥路、戈九路、双桥路、启阳路、春和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三路、生产路雨污管道改造提升,实现雨污分流,合计改造共计约27公里,管道检测修复40公里,园区内社会、厂区雨污分流管道100公里,路面修复80万平方米。

   

71860

   

2023年6月-2025年5月

   

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环评已办理。

   

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8900万元,利润3200万元,税收800万元。

   

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1-12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临沂高新区解放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解放路综合管廊东起新石铁路,西至兰陵界,全长10.2公里,建设双仓综合管廊,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

   

72670

   

2023年6月-2025年5月

   

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环评已办理。

   

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3925万元,利润291万元。

   

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2-1

   

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新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

   

项目计划总投资36284万元,拟利用临沂市高新区区内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工商业、农户屋顶资源新建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约为80.63MW。

   

36284

   

2022年10月-2025年12月

   

利用现有屋顶资源安装光伏组件,不涉及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问题,水、电等建设条件由安装单位负责提供。

   

销售收入约4860万元/年、利润约3000万元/年、税收约1100万元/年、新增就业约20人等

   

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2-2

   

中科天问(临沂)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天问(临沂)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一期第1条生产线设计年产600MW光伏组件,新建车间6000平方米,仓储合计12000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20000平方米,一期第2条生产线年产600MW光伏组件,车间约6000平方米,仓储约12000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约20000平方米。

   

51800

   

2022年7月至2024年12月

   

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新引进设备58台套

   

2024年后产值达到15亿元至30亿元,年度税收约6000万元。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约200个。

   

总计

(万元)

   

731950

   

一、循环产业链接项目

(一)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电源磁电材料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电源,又称交换式电源、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电源作为用电设备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在各领域渗透,以及大数据和云计算应用的逐渐深入,电源在人工智能、医疗、新能源、汽车电子、生物识别等领域都将有更为重要的应用。应用领域众多,且不存在替代设备,市场规模庞大。随着应用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电源产品外观要求不断向便携化、小型化方向发展,性能要求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了对电源性能及外观结构的更高要求。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动能加速成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增长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0家,比2015年末增加2.7倍。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木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高性能磁性材料。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新型电子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研发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子材料产品。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性能封装材料,加快培育超高性能永磁材料,开展特种金属软磁材料生产技术研究,引进和培育纳米电子材料、新型电子陶瓷等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以及智能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和国家“双碳”、能耗“双控”政策叠加,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基建”发展理念和“建设统一大市场”规划,作为新能源、新材料的关键支撑,磁性材料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2年4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中强调加强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项目的建设,是整体提高当地电子元器件、轻工制造业水平,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围绕电子元器件制造重点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形成集群化发展,建立具有特色的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成为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经济重要的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原材料制造业、运输业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可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保障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智慧电源产品的基础材料,进一步提高磁性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基础材料和电源成品的上下游连接产品,为给电源产品提供量和质的供应,强化磁性材料产业整体协同性,充分发挥集约化发展优势,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循环化改造目标的实现。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电源磁电材料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山东春光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21日,注册资金为7800万元,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湖路西段。经营范围包括磁性材料制品及其原料的研发、销售;电子元器件及其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3)项目总投资:2012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5月至2026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位于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湖路与滨河路东南角,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智慧电源生产车间9栋,新上生产线10条,自动化设备300余台;集团中央研究院研发楼1栋,研发车间2栋,各类配套设施、检测设备30余台;专家公寓2栋,磁性材料粉料生产车间3栋,新上生产线3条,自动化生产设备100余台;磁性材料元件生产车间4栋,新上生产线3条,自动化生产设备100余台。

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拟投资201200万元,项目占地400亩,投资强度为503万元/亩。

6、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达产销售收入约410000万元,增值税7804.88万元,所得税12051.58万元,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48206.33万元,净利润36154.75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17.97%。

本项目建成后新增劳动人员500人。

(二)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临沂市磁电产业园三期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中国大陆成为各国电子元器件巨头布局重点,行业迎来新周期甚至洗牌。《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临沂高性能磁性材料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临沂要壮大磁性材料产业。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以临沂高新区国家级电子元器件及功能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为载体,全力推动磁电产业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基本上形成了从上游的基础材料,中游的元器件、集成电路系统,到下游的整机制造全产业链条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市磁电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高新区为主体,辐射带动全市的产业发展格局。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形成以金属新材料为主体,以石英砂新材料为特色,以信息新材料、磁性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钛晶粉为战略培育领域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支持市场需求大、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纳米电子材料等发展;大力发展磁性材料,研发生产具备国际科技水平的磁性材料,积极发展功能陶瓷新材料领域,鼓励现有陶瓷企业向具备机械功能、热功能、化学功能、电磁功能等功能陶瓷方向拓展;努力突破高分子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特种涂料等,鼓励能够应用于木材加工的水基型胶粘剂、生物基高分子胶粘剂生产,积极向生态型胶粘剂提升。

项目的建设是高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能够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使资源集约利用、产生集聚效应,辐射带动能力更强,不仅能够发挥产业链的效益,也能缩减中间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产业园区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产业集群最终方向,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在产业集群的指导下,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更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从目前的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看,各种产业园区确实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产业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快高新区形成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必须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本项目的建设便于政府实施特殊的制度安排,以吸引企业投资,引导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群聚效应,为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使企业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氛围,推动当地磁电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动临沂高新区在各领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力促进循环化改造目标的实现。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临沂市磁电产业园三期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城乡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21日,注册资本:13,727万元,注册地位于临沂高新区科技大道火炬大厦001,法定代表人为韩露锋。

(3)项目总投资:434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至2024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24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主要建设4-5层标准化厂房8幢约12.5万m2,综合服务中心2幢约2.5万m2。

5、先进性分析

项目围绕电子产业的基础材料--磁性材料及相关电子元器件为核心,并吸引磁性材料上下游生产企业入驻,将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从而形成聚集效应,将有力的推动磁电产业园区租赁需求保持强劲态势,市场前景将会欣欣向荣。

6、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引导磁电产业集聚发展、聚集创新资源、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磁电全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快临沂市磁电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临沂市磁电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临沂市磁电产业做大做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项目的建设使企业能够共享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使企业获得外部经济和创新氛围,助推临沂市经济提质增效,推动临沂市城市化建设。

(3)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有效土地资源。产业园区可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的无效占地,实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又能有效的防止乱排放、分散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4)项目的建设可解决部分人员就业问题,促进区域经济。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吸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5)项目的建设具有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的双重作用。项目的建设可拉动投资增长,并有效地带动建材、装饰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就业,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山东洪福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电商智慧物流园

1、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和上海等省市,项目建成后,预计销售额可从目前的10余亿元逐渐增加到50余亿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洪福医药有限公司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行现代医药电商物流园项目建设,采用完整、先进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相关要求和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符合行业发展规划,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统一。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本项目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亦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建成后,将由现代化智能立体库、平面库、冷库、特殊药品库、贵重药品库、医疗器械库等组成,具备适合各类药品的不同存储条件,形成集线上交易,线下展示、储存、保管养护、转运、包装、商品配送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医药物流体系,将现有的医药传统物流运作方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转变,以物流仓库为平台,与上游供应商、药品零售商、其它分销商建立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提高药品分销效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销联盟网络。同时依托“物流之都”原有发达的物流体系,顺应“两票制”或“一票制”趋势,拓展委托配送业务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努力发展成江北最大的全国医药流转基地。

通过拓展委托配送业务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解决现有药品监管散乱情况,实现药品集中监管,给政府相关部门执法管理提供方便。

依托本项目发挥本地中药材优势,逐步发展中药材加工,向生产厂家投放中药材,提升本地中药材价值,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依托本项目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以“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实现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

流通体系是链接生产体系和社会体系(消费)的重要纽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是循环经济建设的三大体系之一。物流业作为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运营将促进地区流通产业集群,通过集聚—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双重节约,拉动项目地区工业、流通加工业、贸易业等相关企业以及服务业、金融业等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辐射和推动作用,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山东洪福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电商智慧物流园。

(2)单位简介

临沂洪福医药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1.1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员工300余人、连锁门店300余家、库区面积近2万平米、自有配送车辆60余台,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的医药分销配送行业的区域性龙头企业。

(3)总投资:计划投资分期730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计划用地100亩,其中医药仓储物流园区40亩,保健品中药材加工园区20亩,医养结合园区25亩、卫生材料加工园15亩。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五通一平、物流仓库、办公楼、展示区的建设;二期投资0.5亿元,完成职工宿舍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三期投资2.7亿元,完成保健品及中药材生产园区、医养结合园区的建设。

5、先进性分析

公司供应链网络较为完善,下游客户已超6000余家,通过优化组合,上、下游供应链与物流中心必将向战略联盟关系迈进,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6、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在保持企业的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原有营销体系,打通药品批发零售环节的配送,降低运营成本,预计本项目能够解决500人就业需求,增加相关产业岗位1000个,产生销售额50亿元,上交税金5.5亿元。

(四)年产1100万套智慧交通设施生产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多项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公路智能化、智慧化成为当下公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网络建设将持续增加,公路货运能力也将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5-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从149.9亿元增长至415.6亿元,3年间增长了26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0%。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规模将逐渐攀升,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大关。

2、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的“四十四、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10、交通安全、城市公共安全、恐怖袭击安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警用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施工安全、火灾、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监测预警系统、产品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内容,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

(2)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进程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程,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项目的建设是增加就业机会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直接安排就业200人,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原材料制造业、交通业、运输业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可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保障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4)项目的建设是智能电子交通设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5)项目推进绿色制造贯穿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的整个周期中,从源头开始节能减排,做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使生产全过程实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1)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下都是区位条件较好的几个核心城市首先发展起来,从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些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能否实现或者能否有效发挥,则要依赖于交通,核心城市通过交通将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发展的要素辐射到周边相对落后地区,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不仅能带动流通和分配事业的发展,还提高了对基础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推动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

(2)优化交通沿线的投资环境

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交通建设项目的直接投资会对增加当地GDP造成有利影响,在极大程度上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其次是道路建成通车后,由于行车条件变好而使客货运输时间大大减少,事故及运输成本降低等也给道路使用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许多受交通条件制约而难以得到发展的产业也会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得到更好的投资环境。

(3)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升级

交通安全设施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促进经济增长,其次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改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体积小巧,产品附加值高、时效性强、数量小但批次频繁的特点都对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快速道路方面。另外,便利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还有利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人才与经济交流,因而,加大对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发展快速运输体系,对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开发区技术研发的重要服务设施和共享平台。

4、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

山东瑞福莱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100万套智慧交通设施生产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山东瑞福莱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10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金山路与化武路交汇处西南,法定代表人为刘永华。

(3)总投资:总投资210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4月至2025年6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56.39亩,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及仓库22000平方米,办公区4000平方米,生活配套1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产1100万套智慧交通设施。

5、先进性分析

智能交通设施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设施,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交通将会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我国对智能交通设施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智能交通设施的发展。

6、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收入主要有交通安全设施产品收入等,建成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约32000万元,增值税850万元,所得税450万元,项目年利润总额7200万元,净利润6750万元。本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200个。

(五)天元绿色建筑科技生产项目二期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组建建筑工业化产业化服务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建筑(住宅)产业,进一步通过建筑(住宅)设计的标准化,建筑(住宅)生产的工业化,采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下简称“四新”)的大量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建筑(住宅)产业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建筑(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的整体质量水平,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建成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建筑(住宅)产品的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

天元绿色建筑科技生产项目,是天元建设集团响应国家大力推动新“四化”建设的号召,为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带头推动我市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

项目以转变建筑生产方式为核心内容,结合国内外调查研究,提出大力发展的建筑工业化系列产品:PC预制混凝土构件,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产业链基地。

项目依托临沂市和国家级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厚的扶商助商政策、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在天元建设集团雄厚的资金、科研、人力和产业实力支撑下,目标发展成为鲁南苏北区域市场最大乃至全国领先的国家级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

2、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为PC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项目,生产技术先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年修订)鼓励类“二十一、建筑”中。1、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2、智能建筑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制造与集成技术研究;4、高强、高性能结构材料与体系的应用;6、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住宅部品研发与推广;7、钢结构住宅集成体系及技术研发与推广;8、预制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和厨房标准化、模数化技术开发与推广;9、工厂化全装修技术推广”等条款对本项目做出了鼓励规定。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对本项目未作出限制或禁止规定。

项目的整体运营符合行业准入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属于轻工建材行业“建筑工业化PC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项目”,生产技术先进,属高技术产品。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1)有效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本项目致力于开发“全系统、全集成、全装配”建筑,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机电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进程。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建材产业链,有利于打破传统建筑业发展瓶颈,提升建筑、建材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2)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项目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更舒适、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绿色建筑,将传统的建筑工人变为产业工人,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及现场湿作业,减少了资源浪费。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必将对城市建设及装配式建筑产业起到重大推动和支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产业链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上下游配套企业,引领传统行业和相关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加速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有效助推经济发展

天元集团作为山东省建筑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本项目,必将有力地推动建筑和建材业深度融合,打造装配式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本项目建成投产正常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利税1000万元,提供全产业链劳动就业岗位300个,必将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元绿色建筑科技生产项目二期。

(2)项目单位简介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注册资本金170000万元,是具有70多年发展历史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第364位)、山东省百强企业(第14位)、山东省建筑业30强企业(地方企业第1位),是山东省纳税百强企业。

(3)总投资:175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20752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仓库等相关配套设施。

5、项目先进性分析

项目以转变建筑生产方式为核心内容,结合国内外调查研究,提出大力发展的建筑工业化系列产品:PC预制混凝土构件,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产业链基地。

6、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将可以给当地带来至少300个工作岗位,同时每年创造近1000万元以上的税收。

(六)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该项目总体技术设计,秉承绿色智能生产理念,建设“互联网+”的数字印刷应用模式,立项“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全部技术为企业引进和自主研发,已经取得相关知识产权专利16项,在申请5项。

该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地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区域的形象有着重要影响。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群众转移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立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项目建设必要性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壮大发展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实施方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以上。(1)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网络安全等产业,建设济南高端软件和先进半导体、青岛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淄博MEMS、潍坊声学光电、威海激光打印机等信息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2)高端装备,发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制造,强化动力装备、石油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智能农机等领域领先优势,发展高端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打造全国先进制造基地。(3)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能源技术变革,创新现代能源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装备。壮大高分子材料、纳米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先进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产业规模,打造国家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地。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大力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创建新型消费示范城市,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新零售、直播带货、网红经济、首店经济、宅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智能体育、智慧物业、智慧街区等新业态,构建“智能+”消费生态。建设集旅游观光、文化展演、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公园(绿道)消费新场景新地标,打造“网红打卡地”“网红旅游地”。着力完善新型消费的引导政策,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有序环境,加大税费减免和金融支持力度。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是按照各级政府的“统一安排、规模开发、集约用地”、“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产业支撑保障长远”的原则制定的。项目的建设可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该项目建设符合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外部供水、供电、供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可行的。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地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区域的形象有着重要影响。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群众转移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立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高端环保包装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基地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晶华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16日,注册资金1500万元,公司位于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路中段路南。主营业务为瓦楞原纸、纸板、纸箱的生产及销售,年产量达3亿平方米,是一家集纸板纸箱生产、印刷、包装、设计于一体的规模以上企业。

(3)总投资及年度计划投资:总投资7.2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1.5亿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06月至2025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建设12条高端高清数码数字印刷包装生产线及高端环保纸箱纸板生产线,年产包装印刷量26万吨,项目劳动定员约800人。

5、项目先进性

秉承绿色智能生产理念,建设“互联网+”的数字印刷应用模式,通过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实现包装制造、包材供应、包装设计与客户订单的最优匹配,提供快速便捷、价格低廉的一体化优质服务。项目的建设,可整体提高当地印刷包装制品、轻工制造业水平,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形成集群化发展,建立具有特色的印刷包装新材料制造技术,成为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经济重要的新的增长点。

6、项目效益分析

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为32000万元,利润总额5999.97万元,企业净利润4499.98万元,增值税2163.63万元,所得税1499.99万元,可增加800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推动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印刷、包装制造行业、轻工业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收入,对于活跃地方经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项目建成后,对于推动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印刷、包装制造行业、轻工转型升级,提升制造行业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作用。

(七)临沂高新区燕了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燕子河是贯穿高新区的主干河道,境内长度17.76km,流域面积56.2km2,目前区界以下已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完成。高新区境内河道现状过流能力不足、水灾频发、水环境较差、险工险段较多、部分桥梁阻水严重。虽然燕子河自东磊石村~涧沟崖村(中泓桩号45+400~51+400)段河道经过治理,治理标准为10年一遇,不满足现状两岸保护对象防洪要求。该工程已列入2022年全省水利建设项目清单,为有效减轻两岸洪涝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燕子河(中泓桩号38+058~53+838)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加快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和谐优美的水环境。实施云蒙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各县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中心城区水系进行连通,实施水系骨干连通工程、游航工程、景观工程、拦蓄工程等建设,打造生态美丽水都。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实施本工程,能降低涝水灾害风险,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有利于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工程符合地区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等,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能有效减轻两岸洪涝灾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临沂高新区燕子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4日,注册资本金20000万元,位于临沂高新区双月园路科技公馆。企业围绕“城市管理与服务”1条核心主线,构建出了集合“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环卫保洁”3大业务板块融合融通发展的国有企业产业格局。

(3)总投资:136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治理范围为临沂高新区境内燕子河(高新区南环路上游50米处至涧头村富山路止),治理长度14.78千米,建设9处总长2.41km混凝土联锁块护坡(险工段)、4处总长3.585km重力式挡土墙(村庄段)、3座钢坝闸、改建生产桥9座。

5、项目效益分析

本工程是防洪为主的治理工程,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防洪标准,减轻该地区的防洪压力和洪涝灾害创造有利条件。该工程以防洪保安全为目标,为保护区内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设施提供了安全保障,改善了沿岸地区的排涝条件,保障了燕子河两岸的防洪安全,为保护区内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经济及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确保全面发挥效益,建议尽快批复和组织实施,以保障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造福当地群众。

(八)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实施区地处鲁中南沂河流域,北连华北平原,南接江淮平原,东濒黄海,西通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毗连黄河流域。具陆地一森林一湿地一农田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服务于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土壤保持等生态功能。实施区以沂河流域为主体,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河东区、兰山区、高新区、沂水县、蒙阴县、沂南县、平邑县、费县、郯城县共十个区县。区内以中低山地貌为主,地形高差变化大,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用水年内分配不均,且存在城乡水污染等问题。区域公益林退化严重、病虫害严重、林分质量差。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程度高,对地表生态影响较大。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加快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和谐优美的水环境。实施云蒙湖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各县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中心城区水系进行连通,实施水系骨干连通工程、游航工程、景观工程、拦蓄工程等建设,打造生态美丽水都。

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实施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支流沂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汇水区。工程实施将加大沂河流域生态治理力度,入河泥沙得到控制,沂河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得到提升,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供水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保障。是促进解决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生态脆弱胁迫性问题和地质遗迹保护问题、南水北调水安全与流域水生态问题、华北平原生态屏障功能稳固性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工程。

高新区境内河道比降普遍较小,水流速度慢,容易造成河道淤积;由于河道管理薄弱,树木、建筑物等人类活动侵占河道的现象明显,河道水环境普遍较差;现状河道行洪能力多数达不到设计标准,行洪排涝问题已经成为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威胁,临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沂河“水安全、水生态”的组成部分。本次工程是以沂河“水安全、水生态”为导线,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涵盖水生态保护与防控单元、水质提升与污染治理单元,具体包括龙河、黄泥河、老南涑河等综合治理内容。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4日,注册资本金20000万元,位于临沂高新区双月园路科技公馆。企业系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规范管理”的原则,围绕“城市管理与服务”1条核心主线,构建出了集合“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环卫保洁”3大业务板块融合融通发展的国有企业产业格局。

(3)总投资:13916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临沂高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沂河“水安全、水生态”的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1.39亿元,项目以沂河“水安全、水生态”为导线,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涵盖水生态保护与防控单元、水质提升与污染治理单元,具体包括龙河、黄泥河、老南涑河等综合治理内容。

5、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本次水环境综合治理涉及3条河道(龙河、黄泥河、老南涑河)均汇入南涑河,南涑河入邳苍分洪道,邳苍分洪道入骆马湖后经新沂河入海。本项目属沂河流域,位于沂河下游段,属于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总体布局中“一河,三区,八单元”中沂河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大类)的水生态保护与防控单元(小类)。本项目的实施对沂河下游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沂河上游生态修复后,来水清澈,下游如不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水环境差,上游治理成果无法显现,沂河下游生态修复是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闭环环节,做好沂河下游生态修复后整个沂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能够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践行了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九)临沂高新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定期开展城市供水、燃气、热力、消防设施、道路桥梁、垃圾处理、排水与污水处理等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加快城市和县城老旧污水管网和雨污管道混错接改造,市区新建城区及新建道路全部采用雨污分流,老城区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资源化利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风险“四水”协同为路径,加强水资源利用,推动粗放式治污向精准治污转型。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再生水利用。建立河湖生态流量评估机制,编制并落实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以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为基础,建立基于流域控制单元的“污染源-排污口-水质”全链条管理机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管网配套建设,全面完成全市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消除城乡建成区黑臭水体。

《临沂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中指出,采用排水与防涝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等措施,确保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排水防涝体系和合理的排水防涝工程布局。排水防涝规划主要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和河道工程三大工程,预计到2030年,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市内河道水休全面恢复其生态功能,城区实现雨污分流。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临沂高新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是一项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程。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的建设运行不仅带来环境效益,还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并创造城市特色景观、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排水基础设施,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高污水管网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环境,繁荣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本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磁电产业片区区域内污水排水防洪能力,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高新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4月24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园路科技公馆504室,法定代表人为杨发全。

(3)项目总投资:3300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至2025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临沂高新区科南路、科北路、龙湖路、高新大道、科技大道、双月园路、双月湖路、罗六路、科教路、湖北路、龙腾路、科苑路、绿茵路、工业南路、俄黄路等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共计约30公里、路面恢复67万平方米。

5、项目先进性分析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的重要工程,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完备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6、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1735.8万元,利润1200万元,税收300万元。

(十)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治理提升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公司是集市政工程建设、产业园区配套和旧村改造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设运营主体,承担着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临沂市罗庄区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的建设任务。

根据项目特点,项目建成后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均对外出租,其中污水管网16400米,雨水管网4400米,项目共计对外出租管道20800米,出租价格按680元/米/年,同时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价格每三年上调3%,项目年均收入1531万元。

2、项目建设必要性

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作为基础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效益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对社会效益分析如下:

1、本项目属于污水处理设施将提高临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水平,对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美化城市起到重要作用。

2、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影响了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对外形象,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本工程的建设对提高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加速经济发展,保护河流水系,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保证全县人民的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高新区社区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项目区域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改善环境、建设清洁文明城市,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工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污水设施的建设可以从总体上降低分散式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提高环保治理效果。

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改善当地环境,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降低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改善区域水质,保护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治理提升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集团成立于2001年5月8日,注册资本金21440万元,公司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001号,法定代表人为侯仕全。

(3)项目总投资:1072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至2024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对临沂高新产业开发区的10条道路的排水管网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包括对3条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和7条道路的污水管网建设。

5、项目先进性分析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的重要工程,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也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完备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6、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本项目发行债券融资5300万元(债券利率4%,期限20年),申请政策性金融工具1070万元(利息3.2%,期限20年,前两年贴息2.5%)。项目本息偿还共需11241万元,在偿还期内年(建设期2年)内可供还本付息资金总额为20577万元(经营收入、销售收入扣除流转税及附加以及经营成本),本息覆盖率1.83,足以覆盖融资还本付息资金。

(十一)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定期开展城市供水、燃气、热力、消防设施、道路桥梁、垃圾处理、排水与污水处理等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加快城市和县城老旧污水管网和雨污管道混错接改造,市区新建城区及新建道路全部采用雨污分流,老城区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资源化利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项目建设必要性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风险“四水”协同为路径,加强水资源利用,推动粗放式治污向精准治污转型。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再生水利用。建立河湖生态流量评估机制,编制并落实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以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为基础,建立基于流域控制单元的“污染源-排污口-水质”全链条管理机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管网配套建设,全面完成全市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消除城乡建成区黑臭水体。

《临沂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中指出,采用排水与防涝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等措施,确保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排水防涝体系和合理的排水防涝工程布局。排水防涝规划主要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和河道工程三大工程,预计到2030年,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市内河道水休全面恢复其生态功能,城区实现雨污分流。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是一项控制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工程。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的建设运行不仅带来环境效益,还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并创造城市特色景观、提高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排水基础设施,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高污水管网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环境,繁荣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本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磁电产业片区区域内污水排水防洪能力,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4月24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园路科技公馆504室,法定代表人为杨发全。

(3)项目总投资:7186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3年5月至2025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位于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建设园区内工业三路、工业二路、太合路、工业四路、四桥路、戈九路、双桥路、启阳路、春和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规划三路、生产路雨污管道改造提升,实现雨污分流,合计改造共计约27公里,管道检测修复40公里,园区内社会、厂区雨污分流管道100公里,路面修复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杏园路双仓综合管廊,东起西中环,西至兴城路,全长2.6公里,主要容纳16根110kv强电排管、16根弱电排管、450mm供水主管网、200mm再生水管道、热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

5、项目先进性分析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的重要工程,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完备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6、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8900万元,利润3200万元,税收800万元。

(十二)临沂高新区解放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本项目的建设在完善解放路综合管廊的同时,势必将带动区域内各配套管网的建设,构建起本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盘活整个科创智慧城片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较完善的给水、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大大提升沿线的土地价值,加快带动沿线周边土地的开发。

2、项目建设必要性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二十七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中指出:提高公用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城市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燃气、消防等设施规划建设,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老旧设施更新换代,确保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安全。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加快城市各类管网改造,城市新建道路、新区建设、各类园区和集中连片的旧城改造,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开展省级综合管廊试点。加强园林绿化和环卫管理,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相邻县(市)共同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提升汇聚雨水、蓄洪排涝、净化生态等功能。支持济南、临沂建设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

《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第十一章“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中提出:由交通大市向交通强市跃升,城乡快速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省前列,力争县县通高铁,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京沪高铁二通道、济莱临连高铁、鲁中高铁建设,逐步构建“米”字型高铁网;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项目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提高污水管网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环境,繁荣区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本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磁电产业片区区域内污水排水防洪能力,避免区域内发生内涝、积水,降低城市污水排水不畅造成的有关损失。

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良好的城市氛围,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将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最基本的经济建设平台。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更富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因此,该项目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高新区解放路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高新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4月24日,注册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园路科技公馆504室,法定代表人为杨发全。

(3)项目总投资:72670万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至2025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主要建设解放路综合管廊东起新石铁路,西至兰陵界,全长10.2公里,位于解放路辅路下方,建设双仓综合管廊,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

5、项目工艺流程及先进性分析

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老旧设施更新换代,确保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安全。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加快城市各类管网改造;构建起本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盘活整个解放路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较完善的给水、排水、电力、热力、燃气等城市配套基础设施。

6、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是污水管网租赁收入,年收益3925万元,利润291万元。

二、节能降碳改造项目

(一)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新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高新区光伏、风电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情况较为落后,该项目实施后将对整区新能源利用行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有利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保障全区能源安全。

2、项目建设必要性

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12日,总书记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讲话,提出我国要不断地发展新能源,提升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效率,让太阳能和风能的使用量达到12亿千瓦,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风电光伏。

2021年12月,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住建厅、农业农村厅、能源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山东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提出2030年底前,试点县(市、区)要全部达到国家试点标准,即党政机关建筑、公共建筑、工商业厂房、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分别不低于50%、40%、30%、20%。我区已被列入试点名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2022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能源资源高质量配置利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严守“两高”行业能耗煤耗只减不增底线,鼓励各市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光伏发电行业符合国家及山东省产业政策要求。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临沂高新区已被列入整县区光伏试点名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该项目有利于推动光伏电站上下游产业链来高新区投资建厂,也能大大增加地方税收,该项目具有较大的投资推广价值。

该项目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高新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临沂产发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系国有全资公司,目前着力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业务。

(3)总投资:3.6284亿元。

(4)建设起止年限:2022年10月-2025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拟利用临沂市高新区区内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工商业、农户屋顶资源新建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约为80.63MW,概算总投资36284万元。

5、项目先进性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该项目建成后将节省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平衡能源的单一供给情况;促进用能清洁低碳,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通过售电为当地提供税收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节省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平衡能源的单一供给情况,缓解能源压力;促进用能清洁低碳,将有效减少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硫以及烟尘的排放,从而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项目主要利用建筑屋顶,不需占用新增土地资源。

6、项目效益分析

建成投产后销售收入约4860万元/年、利润约3000万元/年、税收约1100万元/年、新增就业约20人等。

(二)中科天问(临沂)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转型,新能源行业爆发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更多海外巨头加码布局,并陆续发布了未来5-10年布局新能源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自年初以来道达尔、BP、PKN、GalpEnergía、杜克能源、Endesa、NTT等多个领域的巨头发布了近590GW新能源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21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光伏和风电都是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预计2021年,光伏+风电的发电量将超8600亿千瓦时,到2025年将超14500亿千瓦时。另外,从累计装机量来看,预计2021年到2025年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9%,年均新增装机67.4GW,到2025年累计装机达58300MW。2021年到2025年风电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年均新增装机为27GW,到2025年累计装机将至378GW。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由于光伏发电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光伏产品成本持续降低,平价上网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指日可待,光伏发电成为各国重要的能源结构改革方向。2021年国内光伏将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测算下,“十四五”的光伏发电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同时,国家能源局已经提出了“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在多重利好影响下,我国光伏产业将稳步发展,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投资机会频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与产业政策符合情况,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五大项第一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3、项目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系

本建设项目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基础条件扎实、交通条件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前景广阔、政府高度重视等有利条件。

本项目提出的技术方案切实可行,且具有行业创新,一是考虑了可操作性,二是考虑了减少前期资本的投入,三是考虑了产品的质量保证,四是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五是考虑了采用先进技术,六是考虑了环境保护。

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及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符合当前高技术推广发展趋势。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本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山东省临沂市太阳能组件生产能力,将大力推动地方相关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本项目还为提高全省技术型制造业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发展全省太阳能产业。本项目的社会效益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项目可带动一批生产新型企业的迅速发展。

(2)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项目所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3)对园区节能减排和循环化改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4、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中科天问(临沂)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

(2)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名称:中科天问科技(临沂)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1日,注册地是临沂高新区马厂湖镇兰华产业园1号楼,经营范围:光伏科学技术的开发咨询、交流、推广,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制造、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3)总投资及年度计划投资

项目总投资51800万元,2022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2023年计划投资30000万元。

(4)项目用地及投资强度

总建设用地面积60亩,其中已有土地60亩,需新征建设用地0亩。投资强度396.7万元/亩。

(5)建设起止年限

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

(6)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两条年产600MW光伏组件工厂,厂房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新引进设备58台套,主要用于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应用产品。

5先进性分析

(1)创新性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统筹做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采用P-PERC兼容182M10,210G12和N型电池片版型的400W至670W组件兼容产线,是山东省目前最先进的生产线。(2)环保性强。生产工艺绿色无污染,生产产品提高区域太阳能利用率,促进绿色低碳发展。(3)实操性强。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结合当地及建设单位的需求,组织管理措施到位。

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

一期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其中生产设备1亿元、动力设施、车间装修0.6亿元、土地厂房0.6亿元)流动资金2.8亿元。计划年销售收入约20亿元左右,年净利润1亿元左右。

本项目建设期投资均由项目公司自筹提供。总投资51800万元,综合考虑建设方案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计划于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之间分期投入。

7、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计划于2022年10月签约,2022年12月份投产则当年产值达到0.6亿元,税收约240万元;2023年产值达到8亿元,年度税收约3200万元;2024年后产值达到15亿元至30亿元,年度税收约6000万元。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约200个。

同时中科天问将参与临沂当地太阳能分布式、集中式电站投资建设,所投电站资本均为区域外资金,落地公司投资后综合税费大于2%,以年投资电站100MW计算,年电站投资4亿元左右,年纳税大于800万元。

第七章园区循环化改造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促进园区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深入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进资源高效利用、推进污染集中治理,实施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加快高新区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促进高新区取得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总量增长,经济质量提升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的实施,围绕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绿色建材、绿色印刷等产业,抓好延链、补链项目的引入,促进园区经济总量增长。目前,高新区已筛选出14个重点支撑项目,累计投资73.2亿元,到2024年,将实现园区生产总值达到129亿元,经济总量实现大幅度增长。“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循环产业链接项目将构建起园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增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园区从传统型工业向循环型工业转变,经济增长从资源投入型向知识投入型转变,经济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2、提高资源能源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

通过“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的实施,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引导行业之间进行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水分质循环使用和副产品废物资源化,可有效节约资源能源,降低物质消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到2024年,重点项目实施后,高新区能源产出率3.14万元/吨标煤,水资源产出率6463元/m3,分别比2021年提高13.89%、17.65%。

3、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随着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推进,通过实施实施一批产业链补链、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物集中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物料闭路循环等重点项目,一方面,完善主导产业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物料闭路循环利用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企业用能、用水及污水处理成本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企业能耗和水耗进一步降低,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4、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

通过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在区内企业之间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网,与周边产业建立信息技术关联,提升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接抗风险能力增强,与周边地区的耦合共生关系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稳定。吸引更多的高、精、尖及循环经济产业链关键补链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网,提高园区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环境效益分析

1、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以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为契机,高新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末端治理等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措施,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产生量。到2024年,高新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继续保持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重点工业污染源稳定排放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优于环境功能区要求。

2、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构建区内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绿色建材和绿色印刷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强末端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到2024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大大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使园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社会效益分析

1、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随着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的实施,区内现有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将迅速崛起,并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随着区内新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壮大,可为区内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就业。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娱乐设施的配套建设,人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提升高新区整体形象和实力。

高新区围绕建设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目标,完善环境和社会支撑体系,做强循环工业和循环服务业两大产业,将园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园区,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带动功能、产业辐射功能、城区载体服务功能、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功能,创造发挥高新区自己的品牌价值,提升整体形象和实力。

3、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的实施,必将推动区内企业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优先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末端污染物排放,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园区环境质量;必将加快整个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临沂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临沂高新区生物医药片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等,从源头或末端上进一步加强对大气污染或水污染的控制。此外,通过园区或企业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亦为区内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八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顺利实施,高新区将在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领导小组,以临沂高新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小组成员主要由区党政办公室、区经济发展办公室、区科技创新办公室、区财政金融办公室、区园区建设办公室、区教育工作办公室、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办公室、区安全生产监管办公室、区拆迁安置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税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罗西街道、区马厂湖镇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办公室,全面负责协调和指导园区绿色发展工,将工作分解到部门,落实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明确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协调跨行业、跨片区的绿色经济活动,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一)完善循环经济政策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明确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推进园区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缓解我省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实施、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今后的发展中,临沂高新区应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立足全区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清理限制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制订并细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特别是研究出台园区内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在项目核准、备案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对入园项目结合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给予基础设施工程配套扶持,享受土地、税收等方面政策扶持。对进入园区的企业要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育和奖励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落实绿色财税政策

全面落实国家和本省有关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产品,依法享受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单位能耗低、水耗低、原材料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的产品。研究增加园区电子元器件产业和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配套资金,采用直接投资参股、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先扶持循环化改造项目,加大循环化改造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科技创新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两大传统产业提升、园区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开展应用技术创新、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中试开发、技术引进与成果产业化应用,并提供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与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服务。加强与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青岛等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技术和人才合作,引进建立分院分所或产业化基地,研发和应用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节能、清洁生产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形式,开展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开展技术储备,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完成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增强园区科技支撑,提升综合竞争力。

四、完善统计考核

(一)完善循环经济统计制度

首先,以经济发展办公室和区生态环境分局环保局为核心,全面准确统计《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中各项评价指标所涉及的统计指标项,研究制定高新区特色指标,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其次,健全统计核算制度和数据发布制度,对经济发展绩效、环境改善绩效、管理绩效、项目进展等方面进行定期的统计分析,并及时发布到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府官网上。第三,制定高新区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方案、分析方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调查制度。

(二)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制定并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高新区资源产出率为主,其他指标为辅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新区区域特性突出特色指标,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制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式奖励对提高资源产出率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三)落实循环经济考核制度

以新一轮园区循环化改造为契机,制定更加完善的循环化改造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建立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循环化改造工作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把循环化改造目标完成和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开发区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五、推动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化改造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广泛宣传开展循环化改造的意义和目的,报导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深入开展绿色单位、环保型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环保志愿者行动。要形成园区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职工共同参与循环化改造的格局。利用园区现有公共设施,定期举办循环经济展览,循环经济知识讲座,用科普、趣味的方式吸引市民,尤其要培养青少年对循环经济的兴趣,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园区内循环经济样板企业。


展开

临沂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10月,2011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家国家高新区,现辖2个镇街、1个中心城区,总面积16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万。2023年以来,高新区锚定“科技创新示范区”“‘四新’经济孵化地、集中区”发展定位,聚焦“突破高新”工作要求,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年GDP增长6.8%、全市第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9%、全市第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3%、全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全市第1,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319家,高企数量达到249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均居全市前列;获批建设山东省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4个;自主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7人、全市第1,万人专利密度连续3年全市第1。产业发展:围绕全市工业“两年万亿、量质齐升”目标,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医养健康、信息技术3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电子产业、医养健康、智能制造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链条提级为全市新兴链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锰锌磁粉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0%;医养健康产业获评“2023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信息技术产业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大数据应用企业,获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营商环境:做大做强高新孵化品牌,成立临沂高新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整合科技创业园、龙湖软件园、龙湾加速器等国有科技创新载体,贯通“众创—孵化—加速—转化”链条,联动区内10家民营孵化园区,孵化总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8家,孵化面积全市最大、在孵企业全市最多,累计向周边县区输送企业712家,成果惠及全市。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十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8条”等惠企政策,全市率先推出“创新积分制”“科技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从落地到投产、从发展到壮大的一揽子帮扶措施。在全省开发区率先探索“区镇同权”改革,将242项民生事项下沉到镇街,先后与20省240地建立跨域通办协作机制,构建了“一区两中心”15分钟惠企便民服务圈。交通优势:位居城区西南,是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临枣高速、临枣铁路沿区而过,西外环、西中环纵贯南北,陶然路、沂河路“双高架”横跨东西,拥有京沪高速“双出口”,毗邻京沪高铁二通道临沂南站,距临沂机场15公里、距临沂火车站7公里,交通路网密集通达,人流、物流、商流汇集,运输成本低于全国平均30%以上。产城融合:加快城市更新,投资42.8亿元实施城建项目74个,打造中心城区“三纵三横”城市发展轴,结合龙腾科创公园建设,重塑中心城区商圈。不断完善医疗、教育配套,区人民医院项目加快建设,全国首家钱学森图书馆分馆、全省第2个“钱学森班”落户高新区,小学、初中、高中与名校实现全学段合作办学,入选“2023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国家高新区)”。

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